Solitary

精神疾病的因應

Coping strategies of mental illness

執筆者:許秀美 Helen Hsu, LMFT

出版日:  9/2010

﹙之一﹚

筆者月前泛論了精神疾病的相關議題,引來許多迴響並提問。在此擬就如何因應精神疾病,再做進一步闡述。                      

首先讓我們來檢視一些有關精神疾病的迷思。

有些人認為:根本無所謂精神疾病,那只是一個人懶惰、任性、脾氣大、不負責任、性格軟弱…的藉口。事實上,許多文獻已証實, 精神疾病乃是來自生理、心理、環境三方面所引起的腦部功能違常所致,而無涉於個人的性格特質、教育程度,或脾氣習性…等。筆者已在〝精神疾病〞前文中論及,因此不在此,再為贅述。

另外也有人認定 :一旦罹患精神疾病,便永無康復之日。固然許多需要藥物治療的精神疾病,譬如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性官能症、精神性憂鬱症…等,有長期服藥的必要性,甚至是終生用藥的可能性,但是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在治療後,可以照樣過著常人般具有生產力的生活。至於長時間的用藥,可以將它視為一如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類風溼關節炎…等身體上的疾病般,是生活的一部分。更何況所謂康復、痊癒,因患者不同的病況,而有不同的界定。譬如一個發病後無法自理生活而必須住院看護的患者,雖然無法完成學業、繼續工作,但最後能夠達到獨立生活的功能,與一個因生活中突發變故一時間無法勝任工作,最後還是回到其高薪工作崗位的患者相比,儘管一個只是恢復自主生活的功能,一個卻是重新拾回其高生產力的工作能力,卻 一樣都是具有治療成效。因此對精神疾病的治療,保持一定的〝希望〞,才是關鍵。

還有人確信:精神疾病患者是暴力的、危險的。但是許多調查報告也已經證實,腦部功能違常的精神疾病患者,並沒有比一般人來得更為暴力或危險。更由於罹患精神疾病後,常常影響一個人在智力、學習上的發展,,使得精神疾病患者反較容易成為罪犯的受害者。筆者就有些慢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總看見他們在生活上吃著不同程度的悶虧而不願伸張,譬如被騙錢、被侵占其所有物、被廉價使用其勞力、被敷衍忽略其權利…等。

再加上有些患者由於躁症期或幻覺情況下,常因誇張、自大或無法評估危險,而有一些失控的強迫性行為出現,譬如反向駕駛、吞食有毒物品、從高處躍下,或裸奔於街頭…等﹔另外還有因為疑心被下毒,而不飲不食者。筆者更有一個中年個案,為了遵從幻聽指示,幾個星期不肯洗澡。最嚴重的,還有自殺意圖,因為來自幻覺的告知,如果不結束自己生命,便有親人會遭不測…。走筆至此,與其說精神疾病患者將造成他人的危險,毋寧說是由於他們的疾病,反倒使他們易於身處於對自己危險的境地。

是以提升對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免除一些因迷思而有的對精神疾病的標籤化,避免輕忽其嚴重性,而不至於因延誤治療,令人抱憾。(待續)

﹙之

罹患精神疾病,除了患者本身受苦,對其家庭與成員間,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當一個家庭面對成員患有精神疾病時,首先有的反應通常是無法相信—無法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家裡﹔繼之而來的更是驚嚇,因為缺乏對這類疾病的正確了解,總是會慌亂的提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出了什麼問題了?再有的甚至否認—根本不願意承認這份殘酷事實的存在。而這整個過程,其中內心的感覺更是複雜交錯,譬如罪惡感或羞愧,尤其是來自為人父母者,總是認為:是我把他生成這樣﹔是我造成的﹔真是難以見人…﹔或者是在兄弟姊妹間,由於產生隔閡、嫌厭、害怕、最後因自責自己不夠關心,也會心生罪惡感。另外還有挫折或氣急敗壞的憤怒,特別是如果做為一個患者的主要照顧者,會因長期勞累或不見患者病情一如預期般的有所起色時,而覺得氣餒、不值,或抱怨自己付出得比別人多。當然也有悲傷的心情。試想當面對家人因罹患精神疾病而逐漸失去工作能力、人際社交關係、未來的生涯,或甚至基本的生活功能時,就像一份失去親人的傷慟過程般(Grieving),必將歷經震驚、否認、悲傷、調整適應,最後不得不接受事實等過程,其因失落而有的哀傷,必然存在。

再以手足間的影響而言,數據顯示,身為精神疾病患者的手足,將有百分之十到十四的比例,也可能罹患精神疾病。因此為了對精神疾病進一步了解、因應,甚至防治,有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手足,最後反而選擇進入心理治療此一專業領域者,也不乏其人。

唯其精神疾病造成個人與家庭的重大影響,我們更要學習其因應之道。首先要充實有關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起碼讓我們能早期發現患者表現於異常行為中的精神疾病症狀,譬如一個忽然出現厭食狀況,且足不出房門的十七歲少女,被以為是青澀少女時期追求苗條、彆扭、情緒化等叛逆行為,其實是來自其幻聽中聲音的指示,叫她不飲不食那些已被家人下毒的食物,以及為免被人跟蹤,而必須深鎖於房中。

其次,即時尋求專業協助。之所以要加強基本知識,藉以觀察發現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便是要搶佔治療先機。根據調查報告指出,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成效,可使患者預後情況良好,除了復發率低,並有過半數以上的個案,可以有一如常人般的生活。

再者,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個較為規律,且具有支持性的生活環境,譬如避免吵雜或過多的外來刺激、安全設施的考量、誠摯且量力而為的照顧…等,使患者可以從〝住在家裡〞,與進行中的藥物或其他治療,相輔相乘,而收最大的治療效果。(待續)

﹙之

精神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感官、知覺、心情,嚴重者,由於來自幻聽、幻視,更在他們內心形成一個不容被否定的世界。在該世界裡,精神疾病患者信誓旦旦地主張一切都是真實的,不容質疑的。因此一旦有人面質,或只是試圖澄清說明,都是一種挑釁、敵意或傷害,從而降低了其解讀、分析、處理外來資訊的能力,因此與精神疾病患者的溝通交流,便非比一般尋常談話了。

與精神疾病患者的溝通,有如下的重要原則:

一、不疾不徐:精神疾病患者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降低,意味著其回應問題所需要的時間也加長,因此與其溝通,要有耐性,不催促,一次只扣住一個主題(因此必須排出問題的優先順序),用字遣詞需簡短、易懂,而不必長篇大論,加以說明,也不做假設、猜測,維持平穩的談話腔調,以避免激發患者的敏感與防衛。

二、不爭論:特別是針對患者所分享的幻覺或妄想內容,因為爭論徒增患者的思維混亂與挫敗感,更容易引起他們內在的恐慌與焦慮而不自覺,有時候這些潛藏的緊張情緒,因不得其門而出的反造成患者的著急、不耐、易怒,而被誤以為是暴力傾向。譬如當患者堅持:「我真的看到牆上有許多斑點…那些紅紅黑黑的斑點,向着我飛過來…」貼切的回應是:「面對許多斑點飛向你,你是不是覺得不舒服?害怕?」而不是:「沒有斑點啦!是你的眼睛看花了」。

三、言而有信:記住曾經談話的肉容重點,有些患者認死扣,我們可能完全遺忘了,可是患者還牢牢記住;另外試着重述我們所聽到的〝患者所說的話〞,以為確認,以免因理解出入而落入無意信守承諾之罪名。

四、積極傾聽:溝通,不僅是如何把話說好,更重要的還在傾聽。把患者的話不打岔的聽清楚;聽完後,不批判、不評斷;在聽的過程中,還要學習,學習從患者所敍逑的內容中去了解他的需求、感受以及所相信的。切記,在患者的幻覺世界中,一切所想、所感對其而言,都是確實認真的。因此試着透過同理心的積極傾聽,可以多少對患者內心世界,窺伺一二,譬如他們對自己的精神疾病以及藥物治療之看法,他們對預後及未來可能的期許,還有藉由他們談話的方式,以及談話內容之條理與否,也可以得知究竟精神疾病對他們的知性與生活功能的負面影響有多少,以便適時提供給專業人員,予以妥切對應。

積極傾聽後,還要試着把聽到的反應出來,讓說者(患者)感覺〝被聽到了〞。一旦患者覺得被聽到,被了解了,比較容易解除防衛,開放自己,而願意進一步多談。反應的內容,要着重於感覺部份,而不是患者幻覺世界裡的虛幻妄想內容,譬如當患者強調:「電視裡的人都在談論我…你看天花板上正有一個監視攝影機對着我…我不要住在這裡…」我們可以回應:「發現被人監視、談論,你是不是覺得不安全、不愉快,所以不想住在這裡?」

總之,與精神疾病患者溝通交談,要學習記住他們迴異於常人的內心世界,以他們的語言交談,筆者便鮮少有機會需要與患者用上專業的用語如躁鬱、強迫性官能症、精神分裂、幻覺、迫害妄想…等。有效溝通的目的,最後仍在導向一份着重安全、對症下藥,恢復或提高患者生活功能與品值的有效治療。(待續)

﹙之

筆者於前文精神疾病泛論中,強調對治精神疾病時,如何在症狀出現時〝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重要性。本文更擬就〝精神疾病最好的治療,便是預防〞,作一番探討。

首先針對一個家族中有罹患精神疾病成員的個體談起。要儘可能得知罹病的家族史,因為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精神疾病像身體上的其他疾病般,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與遺傳有關。就像糖尿病患者,在追溯其家族史後,都不難找出患有相同疾病的其他家庭成員。筆者更有一個朋友,與母親在同一時間治療乳癌。因此一旦發現此一家族病史,試着充實自己對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了解早期的警示症狀,如有任何蛛絲馬跡的考量,立刻與相關專業人員諮詢或尋求協助。

另外一種預防是對於已患有精神疾病的個案,如何避免再復發。精神疾病常常有可能需要長期服藥,其症狀也是時好時壞。但是所謂預防,却還是要幫助患者避免日後可能的發病機會。最重要的預防方法之一是〝絕對要遵從醫師的指示服藥〞。慢性病患,由於長期服藥,有時會在病況緩解時,擅自減少藥量或根本暫停服藥,這是犯忌的,因為藥物除了對治急性發作的症狀外,也同時扮演保養、維持病況穩定的角色,絕不可不遵從醫囑而逕自改變,使得藥效無法持續而最終發病。這個情形的嚴重性,也從筆者與精神料醫師共事所目睹的〝每當患者再一次發病,就對藥量有更高的需求〞此一事實,更為佐証。當然預防復發,對已經知道的發病源,譬如過多的生活壓力、婚姻問題、失去親人、酗酒、嗑藥…等,繼續維持己學習到的因應對策,不讓這些外在的病因有機可趁,也是極為重要的預防方法。

最後,讓我們就幾項養生之道,針對一般人的精神疾病預防,以為拋磚引玉:

一、保持身、心、社交上的活躍,別孤立疏離自己,特別是運動,除了可強化身體上的疾病,譬如降低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等,還平衡了腦部主管精神健康的神經傳導物質。

二、培養正向思惟,因為如何感覺來自如何思惟,如果你能選擇,看那不小心打翻却仍留在杯子裡的殘餘牛奶,是否心情會好過只是惋惜那灑在桌面上的另外半杯牛奶?

三、吃得健康,讓營養均衡,魚肉與蔬果並重,不煙不酒,所謂病從口入,一但身體不適,也當然影響心理、心情。

四、睡得好,〝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不是高調,足夠的睡眠,除了恢復身體上的疲勞,更能在面對壓力時,有較強韌的容忍力。另外,特別要一提的,許多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之一,〝睡眠問題〞便是首當其衝的通病。

五、發展出個人對治壓力的方法,譬如瑜珈、靜坐、打太極、園藝、綵畫、音樂、電影欣賞、爬山…等,就是沒有壓力要去對治,也可以成為打發時間或陶冶性靈的啫好。

六、學習獨處,人最終是獨立個體,恩愛夫妻也難得共同到老,而人生中際遇,離離合合,唯有自己才是永遠長相伴隨。

精神疾病與身體上的疾病一樣是生病,也絕對可以預防,但願我們都能同時著重此一〝身心〞並行的健康。

 Sep 2010

Exit mobile version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