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tal Health Test for Children. Toddler Doing Logic Test with Cards

兒童的精神疾病

Children mental health

執筆者:許秀美 Helen Hsu, LMFT

出版日:  11/2010

﹙之一﹚

根據美國公共衛生局統計,大約有20%的兒童,在不同的年齡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尤甚者,數據更顯示,全國有近五百萬的兒童人口數,罹患嚴重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精神疾病。       

要能確定診斷一個孩子的精神疾病,是相當吊詭,且必須謹慎小心的。由於孩童較之於成人,乃處於一個身、心與感覺、情緒都不斷在發展變化的成長過程。打從他們出生開始,便在不斷經驗與四週環境及身旁的人之間的互動,更要在此一過程中,學習適應、調整、改變,以便能與他人及身外的世界做一連結,有所歸屬。再加上每個孩子本身不同的成熟度,一旦孩子有較不尋常的行為表現,要決定其〝是否正常〞,實在很難具體論定。因此診斷兒童的精神疾病,就症狀的角度而言,專業人員除了根據孩子的年齡、現有的症狀外,都必須同時參考一個孩子在家、在校、與同儕間,或在其他聚會的場合,譬如課後輔導班、遊樂場、公共場所…等所有的行為表現而定。

再者,儘管所有的精神疾病,有其特殊且相異的症狀顯現,却仍有其重疊共通處,孩童的精神疾病亦然。特別是加上兒童因表達能力所限,很難正確詳細地描述自己的不舒服、害怕、焦慮、悲傷…等,因此了解兒童精神疾病的共通症狀,可以作為一份重要的警訊。

首先論及較年幼且包括襁褓中小孩的症狀:一、當兩個月後應該開始眼睛的接觸時,孩子凝望的是物品而非逗他的人;二、四個月大時,尚無法主動表現與照顧者間的親蜜關係;三、襁褓中,甚至在六個月大後,半夜醒來的頻率仍高,並很難再睡回去,且經常啼哭;四、對食物,沒有像一般孩子一樣感覺興趣或需求;五、對逗弄或叫他名字,沒有太多回應;六、八、九個月後,仍無法與人微笑或發出嬰兒特有的咕嚕咕嚕聲;七、對玩具、遊戲,沒有明顯的高興神情。

再談屆學齡及至青少年階段小孩的可能症狀:一、黏着大人,出現分離焦慮,譬如上了一年的幼稚園,到了大班,每天還是哭哭啼啼不讓爸爸媽媽離開;二、睡眠與飲食習慣改變,譬如不再愛吃原來喜歡的東西;三、容易使性子,並很難安撫、哄騙;四、害怕離家或離開父母;過度擔心、憂慮父母親的死亡;五、抱怨身體不舒服的頻率增加,譬如老說肚子疼卻找不出具體症狀或原因;六、易怒、煩惱、焦慮、害怕,或覺得無助;七、心情變化大,沒來由的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憂傷;八、喜歡長時間獨處,孤僻;九、強烈的擔心體重增加;十、夜夢頻繁,且惡夢多;十一、注意力無法集中,容易分神、失神;十二、好動、過動;十三、討厭上學或甚至逃課;十四、學業退步;有時甚至盡力了,還是沒有好成績;十五、與朋友、家人疏離或拒絕參加學校、家庭的活動;十六、意興闌珊、無精打采,或多愁善感、悲傷飲泣;十七、酗酒、嗑藥;十八、叛逆,對權威挑戰,譬如對父母師長頂嘴、不從;十九、偷竊、破壞公物;二十、暴力行為,譬如欺凌幼小或施虐於小動物;二十一、自戕行為,譬如拿刀割劃的自殘行為;二十二、談及死亡或提及〝意願去死〞;二十三、幻聽、幻視、幻覺。

以上所列症狀之所以構成兒童精神疾病的警訊,當然都是在排除了身體上的可能病因後,才必須進一步被正視是否與精神健康攸關。筆者擬在下文討論兒童早期或青春期初發的各種精神疾病。(待續)

﹙之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協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之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本記錄(DSM-IV),兒童期的精神疾病可分為智能不足、學習疾患(包括數學、閱讀、文字表達等)、運動技能疾患、溝通疾患、廣泛性發展疾患(包括自閉症、亞氏伯格症等) 、注意力缺失及決裂性行為疾患(即過動兒)、餵食與飲食性疾患(包括亂食、厭食、暴食症等)、抽動疾患、排泄性疾患) ,以及嬰、幼兒與青春期的其他疾患(譬如分離焦慮疾患、選擇性緘默)等。(資料取自DSM-IV中文版,孔繁鐘醫師編譯)。

以上所列舉的疾患,雖然在兒童早期或青春期即受到臨床關注或初次發作,但是有部分疾患,卻直到成人期才被診斷出來。這意味著在兒童期初發的精神疾病,除了容易被輕忽、漠視,更會蔓延至成人期。另外有些疾患,卻明顯的於兒童期即被診斷出來,譬如智障、學習疾患、餵食疾患、過動兒、自閉症、亞氏症、抽動與排泄性疾患等。此外,在成人期出現的焦慮症、厭食症、暴食症、躁鬱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也都發現不少案例,在兒童與青少年期即初次發作。總之,兒童精神疾病的存在,是真實的,而且有攀升的趨勢,本文礙於篇幅,擬僅就在兒童精神疾病中最為普遍的〝焦慮症〞做進一步探討。

在一百個九歲至十七歲的孩子當中,幾乎就有十三個,因〝焦慮症〞而造成心理、情緒以及行為上的問題。所謂焦慮,亦即憂慮、煩惱、擔心、害怕…等,這些心情狀態對一個孩子造成了身體與心理雙方面的影響,譬如,頭痛、疲倦、緊張等﹔嚴重者,還有噁心、胃痛、拉肚子、潰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尤甚者,經常處於高度焦慮的狀態,也影響了一個孩子的思惟模式、對四周環境的觀念、做決定的能力,以及學習的效果或專注力的集中等。

焦慮症的範圍涵蓋了分離焦慮、廣泛性焦慮症、社會性恐懼症、強迫性官能症、創傷後壓力疾患、恐慌性疾患…等。以分離焦慮作為闡述,即泛指一個小孩,當其離開家、離開父母或照顧者時,出現了超乎尋常且極強烈的憂慮與害怕的情緒,無法自處,最終影響了這個孩子的正常生活與社交功能。這樣的小孩,大約每二十五個人就會出現一位,且在平常生活中,就是黏著父母,跟前跟後,造成無法離家去上學、沒有朋友、不敢一個人睡覺、惡夢頻頻等困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強迫性官能症。有近百分之三的青春期孩子患有此症,最年輕的患者,還可以追溯到五、六歲時。強迫性官能症的特徵在於消耗許多時間,重複做一些自己明知無謂的事情,來對治減少那份〝如果不做那那些事〞就有的焦慮,譬如洗手(洗破了,忍著痛,還洗)、無意義的數數、重複檢查門窗是否上鎖、囤積舊報紙或空瓶子…等。

兒童焦慮症所涵蓋的各項疾患,因症狀不同,出現在不同的年齡層,除了普遍存在,還容易蔓延至成人期。而成年期的焦慮症更容易發展出憂鬱症、自殺傾向,最後被迫住院治療等。慶幸的是,焦慮症是可以治療的,除了必要的用藥,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心理動力學派分析、人際互動理論、以及家族系統觀念或行為矯治等,都有其一定的成效。(待續)

﹙之

兒童期的精神疾病通常引來一些疑問:「我的孩子需要吃藥嗎?藥物會影響他的正常發展嗎?」事實上,因為每個個案的獨特性,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難一言以蔽之。

以過動兒作例,研究報告指出,對於過動兒主要症狀的解除,藥物治療可以明顯奏效;但非用藥的行為矯治方法,在行為的改善上,卻有較持久的實效。而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記錄中還提及,行為矯治與藥物治療雙管齊下,被証實是最佳、且最有成效的治療組合。另外一份登載於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導更論及,在照顧兒童的精神疾病時,為人父母技巧的提升,也可以扮演一如治療的角色,而獲得一定的療效。

為人父母技巧的改善與提升,犖犖大端, 歸結重點主要在〝貫徹實施合理的獎懲制度〞。為人父母要做到賞罰分明,善用Time-Out,口氣直接堅定,特別是在指示、引導或甚至處罰時,都要以清晰,不帶情緒且自然的腔調說話,不管是針對注意力無法集中的過動兒,或是焦慮難安的強迫性官能症患者,都要清楚分辨自己的教養方式,究竟是在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還是只是殘酷的懲處;究竟是在堅定的貫徹教養原則,還是只是冷漠的對待,因為研究報告指出,過度懲罰的教養方式,只是徒增孩子失敗的感覺以及自我嫌厭,最終因失去自信、自尊而容易發展出抑鬱或焦慮等心情疾患。

另外一個也是隸屬於為人父母技巧範疇的重要議題是:如何與孩子談論精神疾病。孩子對精神疾病可能有的疑問或好奇,絕不下於成人。而由於長久以來,對精神疾病所有的迷思、混淆或缺乏資訊,已經引起我們的焦慮,並對精神疾病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或甚至視為是恥辱或汙名。因此當我們要與孩子談論精神疾病時,除了要有足夠且正確的知識外,首先要確定我們能夠自在的討論此一議題。然後選擇適合孩子年齡與其成熟度所能理解的溝通方式,以率直的態度,讓孩子在安全與舒服的情境中,提出對精神疾病的看法與問題,並在討論過程中留意孩子的反應,一旦發現孩子開始覺得混亂與不安,要試著減緩談話的速度或甚至立即停止討論。

當我們面對較小或學齡前的小孩時,由於這一階段小孩理解能力有限,不需要太多的資訊或細節﹔學齡前的小孩,更只是對〝凡事,他能看見的〞才好奇,所以他們感興趣的,只是一個人不尋常的外表穿著或行為表現,或是好奇一個人的哭泣、喊叫,因此就其所提出的問題,簡單回應而不敷衍,是重要的談話態度。至於學齡兒童,則可能需要較多的細節陳述。他們會提出更多有關朋友或家庭成員間情緒或行為的問題,提問的方式也更直接,譬如〝為什麼阿姨總是哭鬧大叫?為什麼爸爸老是喝酒後生氣?為什麼那個人一直跟自己說話?…等〞。這個階段小孩還會擔心自己和家人或朋友的安全,因此直接而誠懇的回答他們的問題,並且一再保證他們的安全,比較能解除他們對精神疾病的疑惑。至於青少年階段,則已經可以處理、面對較多的資訊,並且提出更具體、艱難的問題。而由於他們與朋友同儕間的討論常常多過與家人,因此也容易接收到一些較為偏頗的訊息。這一階段的小孩還喜歡較為開放且雙向溝通的談話,而不是長篇說教。因此以一如朋友般的友善態度,理解尊重他們的角度與看法,積極傾聽後適當回應,不但可以適時糾正他們所收到的錯誤資訊,也促成一份有效的談話。總之與孩子討論精神疾病,不僅是在提供孩子資訊與引導,更可以幫助孩子對精神疾病有進一步的認知與學習。(待續)

﹙之

照顧一個小孩,我們會知道什麼時候他餓了,餵飽他;什麼時候他冷了,穿暖他;什麼樣的起居作息,對他的成長、健康有益;到了幾歲要打什麼樣的預防針;甚至我們還知道,什麼樣的哭泣,他是在表達憤怒、挫折或害怕…但是一個孩子在精神與情緒上的需求,可能就不那麼明顯,或者根本被我們忽略而認為:一旦吃飽、喝足、穿暖,孩子自然就健全的長大了。

在眾多心理學理論當中,不只一個學派,針對一個人從出生到青春期之間的成長過程,是如何奠基形成一個人的性格特質,都以分設人生為幾個不同階段的方式,加以闡述,大書特書,各成一家,最後還延伸出有所謂一歲、三歲、五歲〝定終身〞的論調。簡言之,兒童期的精神健康,是一個人一生精神健康的基石,不僅奠定堅韌的生命能力,更在日後如果因不勝生活中困頓、磨難之擾時,較能適切因應生活中的壓力,而免於絕對罹患精神疾病的危機。

那麼如何提升兒童的精神健康?首先,我們要能確認,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是同等重要,其次加強對兒童精神健康與疾病的了解,並在孩子出現不尋常行為時,知道如何尋求協助。以下更是在增強孩子的精神健康時,為人父母者可以做的努力:

一、無條件的愛:提供孩子一份無論他是否乖巧或好成績,或不管外表討喜與否,卻總是無保留、無條件的愛,因為〝被愛、安全感、被接納〞是三位一體,互為因果,且是兒童精神健康的磐石。一旦感覺被愛,孩子會有較好的適應能力與自我認同,除了可以信賴別人,並有較正向的人際關係。研究報告更證實,一個能夠與家裡維持一份信賴、親蜜關係的青少年,比較不可能淪為酗酒、嗑藥之徒。

二、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自尊:自信、自尊的建立常常來自讚美。不管孩子的成就多小,都要看到並讚美。孩子要的是確認、肯定,而不是批評、譏諷。也要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逃避失敗,從最小的步驟開始做起,讓小小的成功,最後堆疊出一份完全的自尊自愛與自信,以便日後能夠較容易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的困境。

三、提供一個安全、安心的成長環境:家,對孩子來講,應該是一個最放心可靠的地方。但是不管我們如何全心全意的營造這個環境,由於一些意外情境,譬如孩子目睹父母吵架,還是會造成孩子的害怕、驚慌。切記,害怕對孩子來講,是非常真實的。他對爸爸媽媽吵架可能是因為自己不乖,或是父母親可能因吵架而分開的擔心與害怕,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譬如失去胃口、難以安睡、易怒、挑釁、怪僻、焦慮…等。

四、引導與訓育:雖然孩子的成長常常是寓教於樂,從遊戲中探索學習,但是孩子仍然必須知道,什麼行為是不被允許的,而不被允許的行為是有其行為後果的。父母要給予適當的引導,不須長篇大論、嘮叨不休而賠上自己的情緒,最後流於掌控孩子猶不自知。記住,引導與訓育的最終目的,是在培養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五、示範:即以身作則。我們也要對孩子分享自己的感覺、承認自己犯的錯、道歉,以及理性的處理問題或負面情緒。

最後,讓我們以世界健康組織對精神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只是不生病而已﹔它是一份身心完整的境界〞一起互勉。

 Nov 2010

Exit mobile version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