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bye

當孩子離家時    

Empty nest

執筆者 :陳潔心

出版日:  10/2014

()

天起了涼風,門前行道樹葉子染上了顏色:淺黃、橙橘、赭紅……,搭配上家家戶戶門口各色各樣的南瓜,有些家庭在庭院裏佈置了萬聖節的裝飾,把整個秋色裝點的好不熱鬧。從前,秋天是蘇菲最愛的季節,經過了一整個暑假忙著接送孩子參加各式各樣的夏令營、家庭旅遊、照顧孩子的三餐、點心、水果……,好不容易忙了兩三個月後,孩子結束假期回到學校上課,白天的時間,回復屬於自己的寧靜,這時候才輪到媽媽稍稍「放假」。蘇菲會趁著這個時候,重新整理荒廢了兩、三個月的花園,在午後泡一壺茶,趁著孩子下課回家前,坐在庭院中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讓自己養精蓄銳,好在孩子回家時有足夠的能量來應付她種種的需要。

女兒上了十年級之後,蘇菲也和她一樣進入了備戰狀態,準備S A T考試、預備各樣入學申請的資料,每天接送上學、趕補習班、運動也不能忽略,常常開著車在路上陪女兒東奔西跑;回到家後,為了讓她有健康的身體備戰,蘇菲在飲食上花費許多時間和心思,就怕挑食的女兒沒有胃口;因為擔心耽誤女兒的時間,蘇菲也把大部份的家事一肩扛,所以每天晚上睡前,蘇菲早已筋疲力竭,先生還在看電視,她已經沉沉睡去。

終於女兒不負眾望,進了一所大家都滿意的學校,九月份開開心心的入學去了。接下來,蘇菲卻發現秋天的悠閑,竟然變成了滿滿的空虛,即使自己好像精力充沛,卻沒有了投注的對象。雖然,蘇菲也和朋友們一樣,安排了幾堂瑜珈和有氧運動課程,而且每隔幾天就會打電話給女兒,關心她的校園生活,但是蘇菲總覺得內心好像有個空洞,沒來由的發慌。想跟先生聊聊,卻發現兩個人好像只是住在一起的室友,先生下班後就埋頭看報紙、滑手機,或是看電視,蘇菲回頭想想過去這段時間,因為重心都在女兒身上,很少好好地跟先生談談話,兩個人似乎在不知不覺間漸行漸遠,現在想跟他說說心事,好像都不知從何說起。想到接下來的日子,都要面對這樣的生活,蘇菲心中真是百味雜陳。

從成人生命週期來看,蘇菲來到了「空巢期」,也就是當孩子長大成人,因求學、工作、結婚等因素,全部離家且不住在家裡,家中只剩父母兩人單獨居住的階段,學者稱之為「空巢期」。雖然子女長大且離家獨立,親子雙方的角色與地位產生改變,但親子間的情感及溝通仍不間斷且終其一生。然而,種種的改變可能引起衝突、適應及情緒調適上的問題,父母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否則容易產生家庭危機。面臨子女的離家,心理尚未做好準備而無法調適的父母,很可能因而產生悲傷、沮喪、焦慮等適應不良的現象,即所謂的『空巢期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特別是母親會經驗到悲傷、煩躁、不安、沮喪,但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能否適當調整自己的角色,是適應空巢期生活的關鍵之一。

(之)

上次談到孩子長大成人離家,家中只剩父母兩人單獨居住的階段,學者稱之為「空巢期」。若面臨子女離家,心理尚未做好準備而無法調適的父母,很可能因而產生悲傷、沮喪、焦慮等適應不良的現象,即所謂的『空巢期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而角色失落是其主要原因。

在家庭中,男性一向被賦予工具性角色,需要承擔養家活口的責任,也因此經常將所有的時間與精力貢獻在工作及社交上,造成與家人的情感疏離。研究指出,父親於空巢期階段可能會懊惱過去沒有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也因男性對家庭事物較少感情的涉入,所以當面臨壓力時,原本的男性特質對情感及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使得他們在中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危機更難處理。 至於女性,有研究指出,母職是女性認同的主要角色,所以多數女性,不論是職業婦女或是家庭主婦,大多會盡全力扮演好母親的角色,故事中的蘇菲,就是把生活全部的重心放在母親的職責上,因為孩子離家後,頓時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然而,擔任母職的過程中,其實也同時充滿了無力感、沮喪等負面感受,因此,脫離母職除了釋放負面感受外,同時也是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所以,母親角色認同的失落,雖然使女性面臨自我價值喪失的空虛感,但另一方面也是女性尋求自我的新契機。

其實,此階段的中年父母面臨著角色轉換的問題,著名的心理學者榮格Jung認為在中年轉換期,兩性的性別角色特質會有所改變,藉以平衡人格:女性變得更堅定,男性變得能做情緒表達;因此,學習讓自己發展兼具兩性化特質,能轉化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幫助夫妻關係在孩子離家後,重新得著修補與改善。   

子女到了離家的階段,隨著年齡的成長,孩子追求獨立自主的慾望也越來越強,極欲擺脫父母的掌控,使得親子間關係的發展潛藏著衝突危機,因此,親子關係必須作調整,對成年的子女須以成人對成人的關係來互動與對待,尊重彼此的界線boundary,但仍提供心理的支持與關心;拜電子通訊發達之賜,孩子離家後,仍能維持跨越時空的互動,維繫親子間的情感。

華人父母因文化背景之故,常常以孩子為中心,過份關住孩子,空巢期本來是訓練孩子成長單飛的時候,但是有些父母,在孩子已經成年離家後,仍然很難放手,以致對孩子的事過份干預,親子關係也因而緊張。而西方社會的空巢期問題較少,因為西方文化主張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是上帝賜予的產業,父母只是一個管家,責任是訓練孩子可以成熟獨立直到離家。其實,父母需要明白,雖然不捨,但「家是幫助孩子離開的地方」,如何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經營自己的人生,才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而父母也要在孩子離巢之後,用心經營並享受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October 2014

Exit mobile version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