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 consoling female patient

精神病患的照顧 – 由家屬談起    

Support for families dealing with mental illness  

執筆者:毛家舲博士 聖荷西加州州立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出版日:  9/2008
 

精神疾病是個籠統的名詞,症狀廣泛的涉及認知偏差,溝通障礙,人際關係疏離,怪異行為等。其影響包括判斷力錯亂,自我照顧能力喪失,無法自謀生活,以及招惹社會上的異樣眼光與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等。

由於血緣或地緣的關係,家屬多是擔負著照顧病人的責任。除了對病人日常生活的直接照顧,以及陪同和督導病人就醫等有形照顧外,還得持續地費心耗神於病患病情的變化與預後。社會上對精神疾病及病患行為的瞭解不足,容易引發對病患的歧視,進而忽視病患應有的基本生存權利。當面對病患遭到不平待遇時,家屬無望、無助的感受可想而知是更為明顯、強烈。憂鬱和煩惱是最常見的現象。此外,對病患本身不可理喻的行為或異常行為所引發的不良後果,家屬也常難掩心中的怨憤、難過。

有關精神病患獲得專業性照顧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末年,病患從以往被驅逐、囚禁、鞭刑中解脫,開始獲得合乎人道的照顧。隨後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提出心理治療,由於人力資源與病患比例的懸殊,使得能夠配合社會需求的成效有限。到二十世紀中頁精神藥物的問世,對病患的照顧才真正有了改變。藥物的使用改變了病人症狀上整體的表現,調整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不良印象,進而修正了以往負向鄙夷的態度,也激發了更多對精神疾病不同的詮釋與處理方式,包括:電痙療法、團體治療、家族治療等。隨後有了社區醫療照顧的興起,藉著社區資源的結合,提供精神病患更完善的照顧。

二十世紀末,部份精神病患的異常行為與神經傳導物質間的關連獲得証明。新一代的精神藥物更能直接作用在特定的神經傳導物質,使藥物的作用更加明確,副作用也變得更少。專家學者們因此倡導精神疾病是腦部生物化學成份變化而產生病變的觀念。身體內既然出現某些成份的不平衡,理當設法由外界加以補充或調整去治療。病患的言行舉止都是被追蹤觀察的項目,以作為增減及更換藥物的參考。因此,與病患接觸最多的家屬又被賦予重大的責任,尤其是在當前醫療費用高漲,病患住院時間被嚴加管制而銳減的時代。

社區心理衛生工作的推展源自二十世紀中葉,至今已經半個世紀過去了,相形之下工作的進展仍待加強和努力。精神病患家屬在面對各種有形與無形的壓力下,已為社區心理衛生工作投入了許多的努力。社會大眾不但應該持續地給予更多的肯定與鼓勵,也有必要積極的參與和投入。除卻給予精神病患家屬溫馨的協助和實際的支持,將精神病患對家庭和社會的衝擊和困擾確實地緩和及降低,更要加強的是心理衛生與精神疾病相關教育的宣導和對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

Exit mobile version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