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年節症候群
Holiday stress and anxiety
執筆者: 陳潔心
出版日: 12/2014
﹙之一﹚
每到冬天,蘇菲發現自己心情也隨著天氣變冷而慢慢壟罩在陰鬱之中,尤其年底的腳步愈近,感恩節、聖誕節還有中國農曆年,總是讓她心中不由得愈來愈焦慮。許多人歡歡喜喜迎接家庭團圓的日子,但她卻感覺像是噩夢即將成真。蘇菲與先生自強在美國留學時認識、交往然後步入禮堂,婚後繼續留在美工作、定居、生子,因為距離的關係,原本和遠在台灣的公婆少有互動往來,小家庭的生活倒也無拘無束,全由夫婦倆自己掌握。幾年前也住在加州的大伯把公婆接來美國同住後,蘇菲才開始跟姻親們有較多的來往。蘇菲發現婆婆是個掌控型的人,對家中諸多事物都有意見甚至想干涉她和先生的決定,大到要不要搬家、房子買在哪裡,小到孩子上哪所學校、學甚麼才藝,她都有意見。因為蘇菲早已習慣美式文化,認定成家後應該就是獨立於原生家庭之外,與婆家應該要彼此尊重,所以對於婆婆的意見,她總是虛應故事,維持表面和氣,但婆婆卻三不五時會電話追蹤一下,搞得蘇菲能躲即躲,以避免衝突。平日因蘇菲是職業婦女,工作、家庭兩頭忙碌,所以總是盡量找各樣理由可以避開家族的聚會,但是到了年底接二連三的重大節日,說甚麼也不好再推辭,所以蘇菲總是覺得家族聚會之旅腳有千斤重,擔心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再豐盛的餐點都覺得食不下嚥。
傳統上感恩節、聖誕節和中國農曆年是家族歡聚的節慶,遠在他鄉的遊子回家團圓,過去一年中不論身處何方,在歲首年終之際,可以全家一起感恩過去一年的平安,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是充滿愛與溫馨的佳節。但現實生活中,家族的團聚卻帶給許多人莫大的壓力,這不僅是華人圈獨有的現象,在世界各地的家庭其實都面臨同樣的狀況,只是華人因家人間關係較為緊密,這種「年節症候群」更是顯著。除了前面提到的蘇菲是已婚婦女所面臨的婆媳壓力,已婚夫婦則會被關心何時生子,未婚的熟男熟女會被詢問有沒有對象或何時結婚等問題,甚至最近愈來愈多的同性伴侶,也要再一次面對家人是否接受另一半一起團圓的問題,而近年因經濟大環境不佳,有些人工作狀況不好甚至面臨裁員的壓力,在親友聚會的場合,就擔心被詢問起面子不保…..。心理治療以「關係理論」來解讀「年節症候群」,人活在關係之中,年節團聚的人際關係與壓力暴增,若超過當事人負荷的能力,則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等症狀。
(待續)
﹙之二﹚
上一篇文章提到年節團聚時,人際關係與壓力暴增,若超過當事人負荷的能力,則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等症狀,稱之為「年節症候群」(new year syndrome)。臨床研究證實,婦女身心壓力源,排名首位是夫妻關係,其次就是逢年過節。不管是職業婦女或是家庭主婦,遇到長假,反而更容易疲累,甚至有適應障礙症。而現代人平日壓力累積如果沒有適時紓解,一旦年關將近,也容易影響情緒起伏不定,甚至感到身心俱疲。而一些憂鬱或焦慮症患者,過年時也可能因此而病情惡化。
如果年節的家庭聚會是不可避免的,與其負面思考帶給自己和家人更多壓力,何妨換個角度想想,其實,不過是幾天短暫的聚會,很快就會過去了! 所以不要幾週前就開始預期性的焦慮,盡量保持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運動,讓自己身心維持平穩的狀態,就比較不至於因小事而抓狂。其次,學習自我調適,不要把別人的想法當成緊箍咒來框住自己,對於親友的期待,可以量力而為,在不過於勉強自己的範圍,可以為了維繫良好關係而滿足對方的需要,但是若超出負荷範圍,則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避免為委曲求全而壓抑自己,到最後又因忍受不了而全然爆發,反而對關係產生更大的殺傷力。
其次,安排適當休閒活動,多數華人年節聚會時除了吃吃喝喝,還喜歡湊在一起打牌或者看電視,然而許多人共處一室,過近的人際距離容易帶來壓迫感,ㄧ不小心也容易擦槍走火;如果天氣許可,不妨安排戶外活動,出外郊遊踏青,讓大自然開闊我們的心胸,或者扶老攜幼参觀博物館、遊樂園,全家老少共享美好時光,創造美麗的回憶,這不才是全家人團聚的意義嗎?
最後,如果覺得有很大的情緒困擾,不妨找人談談,親友的傾聽與陪伴仍無發紓解壓力,可以找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協助,進一步找出真正的壓力源,討論如何因應,如果有需要,醫生也會開抗憂鬱或焦慮的藥物,來減輕症狀。
衷心盼望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平安喜樂的共度佳節,祝大家新年快樂!
Dec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