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 consoling female patient

喪親之痛

Bereavement

執筆者: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12/2006

問: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我想您們可以幫我解答。我的父親剛過世不久,母親非常的傷痛。父母親結褵四十三年,父親死於胰臟癌,從發病到過世只有短短幾個月。慶幸的是父親沒有拖太久,遭受太多的身體折磨,我們雖然心中百般的不捨,但相信這已是最好的安排。但自從父親走後,母親話變少了,常常沈默寡言,待在房間不出來,我們怕她想不開,已經帶她去不同的地方旅遊過,但心中還是常掛記著她。我始終覺得對至親的人離去而悲痛是很正常的,但心中又不知母親再繼續這樣下去是對的嗎?我要怎麼知道何時是我該採取行動尋求專業幫忙?                                                   傅太太

答:傅太太,從您對父親過世的描述,還有對母親的關愛,可以看出您是一位孝順的孩子。很謝謝您對我們的信任,您的問題我想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希望以下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您說得沒錯,當喪失一位至親的親朋好友時,的確會有一段傷痛期,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的傷痛表現不一樣,雖然有一些理論試圖把人的傷痛理論化,但人是活的、有感情的,絕對沒有一套理論,可以解釋複雜的人性。不管一個人的表現是大悲大痛,生活失序;或是若無其事,照常履行生活中的一切事務,這些可能都是悲痛的一種表現,應當被接納與尊重。雖然沒有所謂的「正常悲痛」,不需要把人套在框框裡,但還是有一些指標幫助我們來決定是否是過份悲痛,要多加小心,不能讓它順其自然地下去,不加以干預的話,可能會攸關生命,後果不堪設想。 

一般來說,時間是一個很好的指標。若一個人在喪失至親過後的兩個月,仍舊無法從悲痛中慢慢的恢復過來,就要特別的小心。傅太太,若是您的父親已過世兩個月了,從您的細心觀察中,您發現母親體重繼續在減輕,沒有胃口吃東西,無法入睡,或是一睡就叫不起來,繼續將自己封閉起來,甚至以前感興趣的事務不再吸引她,親朋好友來探視也無法提高她的興致,平時不說話,但只要開口所言的都是心中的懊悔與自責,常常以淚洗面,她的這種情緒始終沒有好轉,天天如此,每況愈下,務必要看醫生。更甚者,若她在言談中,對生命也了無生趣,想追隨父親而去,整理塵封已久的東西,也會交代一些事情,如將借了已久的東西,歸還主人,將所愛的東西慢慢贈送他人,您就應該馬上看醫師,您母親的悲痛已轉換成憂鬱症,是要馬上採取行動,以防危害到生命。特別是我猜您母親應該已上了年紀,特別要小心。 

傅太太,若是您的父親還沒過世兩個月,您的母親沒有上述情況那麼嚴重,或只有一、二樣符合您母親現在的狀況,您只要繼續細心觀察,確定她的情況沒有惡化下去,盡可能聆聽,不加以批評她的感受,假以時日,您的母親會再回復到以前的樣子。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