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ury mineral concept. Gold nuggets on black empty background, copy space. 3d illustration

受不了雜亂的空間

Hoarder

執筆者: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5/2016, 6/2016

我是一位迷惘的母親,我有一件令我感到丟臉的問題,想聽聽看你的專業想法。

我是單親母親,獨自撫養了三個小孩長大成人。其中兩個孩子有穩定的工作,生活獨立自主,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但是,令我非常傷腦筋的是我有一個女兒,今年都已經三十九歲了,還沒有結婚。她不結婚也就算了,也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她本來有自己的一間公寓,但是我想可能公寓裡面推滿了東西,在幾年前,她就已經搬回來跟我一起住。我最大的困擾是,她非常的懶散,已經在家遊手好閒好多年了,家裡到處都有她的東西,她的房間連走路的地方都沒有,我幫忙整理過幾次,以為她會因此來感謝我,但是每次我幫忙整理完後,我們都會大吵一頓,她覺得我弄亂她的東西,甚至認為我拿走了東西。我真是感到很無奈!覺得所花的時間跟努力整理好的房間,卻好心沒有好報。

有幾次我也狠下心來,受不了她的髒亂,趕她出去住,但是每一次我都後悔,像她這樣子的人搬出去住,可能會變成街民。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子實在很不忍,但是我也覺得自己的生活空間被打擾、被冒犯。如果她是乾乾淨淨的,或許還好相處,住在一起沒有問題,何況是自己生的孩子,但是她弄髒、弄亂了環境,也不清理,我幫忙打掃了她製造出來的髒亂,卻還要被罵;說了她我又會後悔,這真是非常的矛盾。不曉得對這樣子的事,你們專業看法是怎麼樣?我很期待看到你的回答。     迷惘的母親

迷惘的母親,謝謝您對我的信任,可以看得出來,您是一位好母親,您正處於兩難的情況中:不曉得到底要留住凌亂骯髒的女兒與您同住,還是趕她出去,讓她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但是如果這樣做,又怕她會自生自滅,流落街頭變成街民。

其實成年兒女跟父母同住,這幾年來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不管是整個經濟大環境的趨使,或是現在所提倡的回歸家庭,鼓勵三代同堂,都可以看到這個趨勢所衍生出來的好處,或是同處一個屋簷下所帶來的挑戰。很不幸的,迷惘的母親您所面臨的處境,的確有些棘手。以下有幾點看法,供您參考,希望您可以從中找到一條出路,幫助自己,又可以幫助到自己的女兒。

我從兩個層面來看迷惘母親您所面臨的問題:一個就是和女兒合作,一起整理髒亂;另外一個是比較深層的問題,可能是女兒有某種程度的偏執行為、或是精神疾病,需要專業的介入幫忙。

一起整理髒亂

迷惘的母親,如果平時您和女兒的關係是好的,您可以試試看,和女兒一起看一本書,這是一本近幾年來的暢銷書,由日本作家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所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銷售數量已經超過兩百萬冊,書裡面提到要如何整理自己的居住環境。

******

上次的文章提到迷惘的母親不曉得要不要趕走和他一起居住的成年女兒,都已經三十九歲的女兒,在家裡製造髒亂,到處堆滿東西,甚至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走路的地方,母親幾次好心整理了,結果卻是招來女兒的不滿,懷疑母親拿了她的東西,倆人反目以吵架收場。

筆者提到可以從二個層面來處理問題,一個是行為上的,另一個是比較深層的心理層面。

如果母女關係不錯,兩人可以一起看一本書,由日本作家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所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近藤女士所倡導的理念,讓她登上時代雜誌所選出來的百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最近4月的今日雜誌,Duerson 也有一篇文章提到近藤女士的整理法則。究竟近藤女士有什麼迷人之處,讓她如此受歡迎呢?她認為當人們把自己居住的環境空間打理得井然有序時,人們會覺得輕鬆,生活更有精力,可以去做其他更多的事情。如何達到井然有序,她在書裡面提到一些法則:

分類整理

近藤女士有一個很特別的理念,她認為整理東西時先分類,而不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定點整理。例如整理衣物的時候,不是只整理一個衣櫥裡的衣服,而是把家裡面的衣服一起整理,而且要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不要每次做一點,這樣整理會一直拖下去,很難完成。迷惘的母親,您女兒囤積最多的物品是什麼呢?就從那個物品開始整理。

這件物品帶給我快樂嗎?

這個問題在清理物品的時候非常的重要。就拿衣服來講,面對著一堆剛剛收集好的衣服,每拿起一件就問自己:這件衣服帶給我快樂嗎?如果是就留下來,如果不是,就不要再放在家裡面,可以送給人或是捐出去。當在清理的時候,如果根據近藤女士的這個法則,就不會花太多的時間。

再以衣服為例子,如果一件衣服只穿過一兩次,衣服狀況也還非常得好,當初買時又所費不貲,丟掉太可惜,甚至於還會覺得有罪惡感,這時候近藤女士建議大家,以感恩的心感謝那件衣服在生命中所曾經扮演的角色,也就是在買衣服的那個時刻所帶來的滿足感;或是謝謝那件衣服教了我們一堂寶貴的功課:它已經不再適合我們了,把它給出去,讓我們的生命繼續向前走。

或是一件不再使用的特別禮物,如弟弟用他第一次賺的薪水買的一雙鞋子,因為已經太小了,不能再穿了,它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也帶來了送禮物時的滿足感,或是收到禮物時的快樂。現在這雙鞋已經被擱置在一旁,常常被遺忘,當清理到它時,可以謝謝它,把它丟掉或是捐出去,讓它不再佔家裡的空間。

她也將物品擬人化,如襪子,常常被人踩在腳底下,到處走來走去的,要感謝襪子辛勞,襪子也有累的時候,要讓他們休息,至於如何休息,就像卷壽司一樣將他們安置好,放在可以被看見,可以被選擇再使用的地方,而不是被埋在一堆衣物中,不見天日。所以要如何收納東西,利用空間,近藤女士都有她的一套建議方法。

從上面的原則看來,可以明白為什麼近藤女士的理念如此受歡迎,因為她的原則簡單明瞭。當某件物品不再帶給主人快樂時,不要再被羈絆,讓自己、也讓那件物品自由,讓空間更好的利用在當下或以後的事物上,也就是現在可以帶來快樂、可以帶來成長,以後可以成就更美好的事物上,這樣生活就可以向前邁進。

這麼簡單的原則,真是這麼容易實踐在生活中嗎?下次再來談談。

*****

前幾次提到有位迷惘的母親和她成人女兒同住,女兒已經三十九歲了,在家裡製造髒亂,到處堆滿東西,甚至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走路的地方,這位迷惘的母親不曉得要不要趕走這位女兒,留她住,生活受影響,趕她出去,又擔心女兒成為街民。

筆者上一篇建議如果迷惘的母親和女兒關係良好,可以一起整理家𥚃,有一些原則可以遵循,是由日本作家近藤女士所提倡的,在她的暢銷書裡面建議,整理家中物品要分類一鼓作氣地來整理。當物品不再帶來快樂時,可以謝謝物品,然後將它處理掉,這樣一來,當一個人可以決定一件小物品的去留時,就更可以做較大的決定,讓生活變得清爽簡單,可以繼續往前邁進,而不是一直被過去的事情所羈絆。

但是近藤女士的原則看似簡單,其實並非所有人都嚮往井然有序的生活。有些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或是照顧他人,常常沒有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的人,他們的生活環境雜亂無章卻是靈感的泉源,可以休息的安樂窩。而近藤女士的原則注重當下的感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可以當機立斷決定一件物品的去留,但是對這些人來說沒有動力去執行,也不用去想是不是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帶給人快樂。

再者,東西太多對一些人來說有象徵性的意義,例如有人把自己的自我價值和物品連在一起,過去的奬狀、奬杯代表著一個人的成就;物品越多代表自己有金錢購買的能力,代表自己東西多到數不清、放不下,這是一種滿足感、安全感。如果所蒐集的這些物品被安置好,可以簡單地被找到,也不會影響到自己或是他人的生活,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收集品,是個人的獨特生活方式,但是如果像案例中那位喜歡囤積物品,讓自己和家人處在雜亂不堪,沒有生活品質的環境下,一旦物品被丟掉,就會生氣,和母親反目成仇。這樣的人或許內心深處有一些更深層的問題,是過去的傷痛無法釋懷?是與人相處出現問題,用囤積物品來自我安慰、提升自己的價值?或是憂鬱症,提不起勁來整理家裡?或是行為強迫症?⋯⋯等等。這些心理的問題,可能不是單單地丟一些物品,把家裡整理好就可以解決的。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居住環境一塵不染,每件東西都井井有條,不僅有它的地方,也有它的特定擺設方式,如果這樣的生活方式是用來嚴以律己,不會影響到他人,問題就不太大。但是,如果也用這樣子的態度去要求別人,往往讓人窒息,讓人覺得無法自主自己的生活空間,生活受他人控制。那時人際關係受到影響,喜歡整理東西、井然有序就會變成一種控制方式、強迫行為,不是健康的,影響到自己,也影響到他人。

所以要如何界定是自己管太多了,控制慾太強了?還是同住的成年女兒生活失序,不僅生活空間亂糟糟,看不見的心裡問題也是一團混亂,需要外力介入才能處理?迷惘的的母親,如果有可能的話,帶著你的女兒和你一起去看心理諮商師,母女兩個一起看,不要把焦點完全放在女兒身上,或許女兒比較願意配合和你一起尋求幫助。經由諮商師的引導,抽絲剝繭,或許可以找出解決事情的方法。或是經過諮商師的專業判斷,可以知道女兒是否需要更多的幫忙,如專業人士的介入,清理家裡雜亂的物品,或是需要藥物治療等等。

迷惘的的母親,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您有所幫助。衷心祝福您和女兒可以建立一個友好關係,健康地快樂生活。

Exit mobile version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