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red mother and father feels annoyed exhausted while noisy little kids at home

孩子難帶?父母難為?談行為障礙兒童的訓練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disorders

執筆者 :陳潔心

出版日:  9/2015

()

蘇菲、小均和圓圓三個人原本素不相識,因為參加了家長團體,而成了好朋友。蘇菲有個七歲的女兒小潔,小潔從小就非常好動、自從會爬行走動之後,就很少看她安安靜靜的坐在位子上完成事情,蘇菲總是形容她屁股像裝了馬達一般,停不下來;大人帶她時常常提心吊膽,怕ㄧ不留意她會發生意外;等到上學之後,狀況又更多了,老師經常投訴說小潔無法等待,插嘴、不斷問問題干擾上課、不願意排隊….;還有,粗心大意也是常態,功課做一半、忘了帶文具上學,甚至還曾經忘了帶書包回家;種種狀況都讓爸媽覺得不太對勁,帶她就醫後,醫生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小均的兒子傑森兩三歲時,小均常和二、三位孩子年紀相仿的鄰居相約帶孩子在住家附近公園玩,每當小均和鄰居聊得很開心時,不忘以眼角餘光偷瞄傑森,卻發現傑森總是一個人背對著其他孩子自己玩,如果有同伴接近他,他就會移動位置到其他地方去。而且小均也發現,經常和傑森說話時,他要不是低著頭,就是閃避別人的目光;當他想要做一件事情時,總是堅持非做不可,並且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和程序,不容改變。雖然先生一直安慰她傑森還小,長大應該就會好,但是小均還是難掩心中的擔憂,上網搜尋的資料時,「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一筆一筆地跑出來,於是小均決定帶傑森看醫生,醫生觀察傑森並且讓爸媽做了一些評量表之後,認為傑森是「亞斯柏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 簡稱AS,這個病症在1944年被提出,因為成因與診斷標準長期存在爭議,近年美國精神醫學會決議取消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並將之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

圓圓的兒子趙鵬六歲,他出生不久因圓圓正要準備博士班資格考,而先生也為著研究而忙得焦頭爛額,所以夫妻倆索性把他送回老家給父母帶,直到趙鵬四、五歲該上幼兒園了,而夫妻倆的學業也告一段落,才決定把他接回身邊。沒想到回到爸媽家的趙鵬,情緒和行為有很大的偏差,不但常常拒絕爸媽的要求和規定,甚至故意反抗和激怒大人,圓圓從他充滿敵意的眼神中感受到他心中的憤怒,圓圓和先生猜想是因為離開從小照顧他的祖父母到一個新環境而引發不適應的反應,另一方面也因在嬰兒時期就把他送走而心生愧疚,所以夫妻倆對趙鵬百般容忍,希望用愛來包容改變他;但是同時圓圓和丈夫心中充滿矛盾,因為明知孩子脫序的行為需要教導,也擔心他變成無法無天的「小皇帝」,但是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圓圓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發現附近城市有位家族治療師將舉辦一個為行為障礙兒童(children with behavior disorder)家長的團體,於是她二話不說立刻報名,在這個團體中,她遇見了一群與她有相同困擾的家長,他們因為可以理解彼此的困難,而少了與一般朋友相處時被異樣看待的壓力,而且因為知道彼此在心理、時間和精力上的耗費與支出,他們更願意互相支持與打氣,而蘇菲、小均和圓圓更因為有相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就這樣成為了好朋友。

(之)

上次提到蘇菲、小均、圓圓的孩子雖然有不同的診斷、不同的行為問題,但是她們為了尋求專業的協助而參加家族治療師舉辦的家長團體,一起學習如何幫助自己和孩子,並且也因此而成為好朋友。

第一次進入這個情緒障礙兒童訓練的父母團體時,治療師讓父母評估自己的壓力、想法以及與孩子的互動如何影響孩子的狀態,同時也評估孩子各項情緒及行為問題的程度。有一個重要的觀念:若是父母或家庭互動有問題,那麼,把重點放在孩子的技巧訓練上,通常效果較差;相反地,應該把重點先放在父母和家庭互動技巧,當這些改善了之後,再訓練兒童的技巧,通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次團體,治療師幫助大家覺察父母的壓力如何影響孩子,我們都知道,處在沉重的壓力下個人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當然教養小孩的能力也必然會受影響。生活在現代社會,即使養育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的壓力都不斷在增加:景氣不好造成的經濟壓力、婚姻關係中的爭吵和衝突、網路世代的孩子教育問題、小家庭中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在在成為新世代父母的壓力。對於孩子有行為問題的父母而言,代表著他們的生活中會面臨比一般父母更多的壓力,不僅是孩子難以理解及處理的各種行為問題讓父母常常束手無策,還有伴隨而來親人、老師及外人對父母管教無方或過度寵溺的評斷,也會導致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更多無法負荷的壓力與情緒以致做出不恰當的管教措施。

許多父母會以孩子的需要為優先,但是事實是,若是父母無法處理自己的壓力和個人問題,就無法提供小孩所需要的。因此,為了滿足孩子的需要,父母必須先照顧好自己。哲學家及心理學家認為生命有三個幾本的課題:愛、工作與遊樂(love、work and play),父母(尤其是亞洲父母)經常太過投入工作或生產性、建設性的活動,而忽略了遊樂與愛。然而,如果沒有以遊樂(休閒活動、放鬆、度假)和愛(與家人互動、友誼)來平衡生活步調,便會常處在壓力之下,而無法感到身心的滿足。因此,要成為有效的父母,必須重視遊樂和愛,特別是要提供量多且質精的時間和孩子相處。

為了釐清生活的優先順序,治療師引導父母們做以下的價值澄清:首先,列出重要且值得花時間從事的活動,例如工作、整理家務、跟配偶/孩子相處的時間、獨處的時間、運動、研習課程……等;其次,將這些活動依重要性排序,將最重要的寫在前面,依序排列,愈不重要的放在愈後面;最後,列出實際上平均每周花費在這些活動的時間,花費最多時間的活動列在最前面,然後是花費次多時間的活動,依此類推。

常常為著孩子而心力交瘁的蘇菲、小均和圓圓,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原本以為自己花在孩子身上很多的時間,然而,扣除工作、家務之外,上網、瀏覽臉書和社群網站也花去不少時間,最後再扣除孩子寫功課、課後才藝等時間,發現每天和孩子好好相處的時間居然不到半小時!在忙碌而有限的相處時間下,如何能心平氣和地享受與孩子互動的時光呢?

(之)

之前連續幾篇文章都談到特殊需要孩子的診斷與教養,的確,家有特殊兒的父母要比一般父母面對更大的育兒挑戰,但是,不可諱言的,父母對小孩和對自己的想法會影響父母對待小孩的方式,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    

蘇菲七歲的女兒小潔從小就非常好動,很少安安靜靜地做一件事,注意力總是很快被其他事情吸引,尤其上學之後,不是因沒耐心而跟同學起衝突,就是在老師還在講解時不斷舉手問問題,作業缺交、忘了帶文具上學……,狀況層出不窮。蘇菲幾次被老師邀請到校溝通,處理小潔的問題,心裡都有種說不出的難堪,雖然知道小潔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但是蘇菲總覺得老師的眼神及說話的語氣隱隱在責備她沒有把孩子管教好,所以小潔才會這麼散漫沒規矩。另一方面,蘇菲心中也有一股無力感,常常她也忍不住懷疑小潔到底是因為生理性的影響,還是她就是漫不經心,把父母師長的話當耳邊風?偶而在奮戰一天,孩子入睡後,蘇菲身心俱疲地坐在床邊,腦中有一股微小的聲音升起:「我好累了,好想放棄……這種狀況到底要持續到甚麼時候?」有時候,她也會忍不住跟先生說:「我覺得我是很失敗的媽媽,生出這樣的孩子,又不知如何去教她,我好擔心情況不但不會好轉還會愈來愈糟…..」  

負向的想法,通常會帶來負向的管教態度,並且造成負向的親子互動,例如:有些父母會期待孩子做一些他做不到的事,當有了這種期待,孩子卻達不到時,對孩子負面的看法因而產生。認為自己無法控制小孩的父母,小孩比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而一味責怪自己、責怪孩子、責怪配偶或學校人員的父母常常無法採取有效的行動。所以父母必須檢查自己的想法,必且必須願意去改變那些沒有幫助的想法。

甚麼是對父母沒有幫助的想法? 

一. 懊悔:假如當時沒有生下這孩子就好了、如果早點發現孩子不對勁就不會像今天這麼辛苦了、如果當初讓孩子去念別所學校就不會有這些問題發生…

二. 簡化的責任歸屬:我的小孩有問題都是我的錯、我們家的問題都是由我的小孩引起的、只要我的配偶改變態度一切就會好轉了、孩子今天會這樣都是那個老師害的……

三. 神奇性的想法:藥物最重要,藥物會改變我的小孩;應該長大後自然就會好了、幫孩子換個學校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四. 災難性的思考:我的小孩沒希望了、再這樣下去孩子長大會變成罪犯、我的家庭永遠會是一團亂…..

五. 完美主義:在教養小孩時絕不能犯錯、我的小孩必須在各方面都表現很好、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在掌握中……

六. 無謂的猜測:我的小孩是故意做出不好的行為、我的小孩只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老師故意刁難孩子……

七. 錯誤的期待:我的小孩應該表現跟其他孩子一樣,我沒有必要容忍他;大家上課都可以從頭到尾乖乖坐好,我的小孩也應該做到……

八. 放棄的念頭:我已經無能為力了、我管不了我的小孩了、沒有人幫得了我……  

(之)

許多研究顯示,父母對小孩和對自己的想法會影響親子關係,同時會影響小孩情緒及行為問題的發生,尤其當家有特殊兒童時,父母必須常常檢查自己的想法,找出沒有幫助的想法,了解這些想法沒有幫助的本質,然後找出有幫助的想法來反擊這些沒有幫助的想法。    

舉例而言,當蘇菲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七歲女兒小潔讓她感到心力交瘁時,她心中會升起「好想放棄,我已經試過各種方法,我無法控制我的小孩了。」的念頭,這個想法為麼沒有幫助呢?長時間教養好動、衝動又不專心的孩子,蘇菲的身心疲累和沮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試過各種方法」有可能仍然尚未找到真正合適孩子的方法,也可能是在執行上不夠徹底;「我無法控制我的小孩了」,是一種災難式的想法,其實有許多事情仍是在掌控中的。    

父母的想法會如何影響對待小孩的行為呢?如果父母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比較容易採取消極放任的態度,甚至任由孩子自生自滅,而自己則處於低自尊、低效能的狀態,產生自責或自我貶抑的心態。而隨著父母想法而來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孩子呢?當父母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時,孩子會感受到自己似乎被放棄,內心會責怪自己,而行為上可能是消極退縮,自我貶抑,或者是為了印證父母的想法而更加放任自我,難以管教。所以父母必須常常檢視自己的想法,問問自己的想法到底對自己及孩子造成甚麼影響。    

一旦了解這些沒有幫助想法的本質,就可以利用「反擊」技巧,將它們用一種更有幫助的方式來重新思考。要如何反擊沒有幫助的想法呢?以上次提到的對父母沒有幫助的想法為例:

一.   懊悔:事情已經發生了,懊悔是沒有用的,只能好好去面對

二.   簡化的責任歸屬:誰的錯都沒關係,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問題;造成問題的並不是只有某一個人,我們都有一部分責任。

三.   神奇性的想法:長大(藥物、轉學……)會有幫助,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仍然必須很努力去處理問題。

四.   災難性的思考:我不夠理性,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是我們現在一點一滴的努力,都可以改變未來。

五.   完美主義:我必須接納我的小孩,如果他在某些部分表現不好也沒關係,我應該要注意他的優點。我的小孩可能比其他小孩更具挑戰性,因此我必然會犯錯,而我也必須接受我會犯錯的事實。

六.   無謂的猜測: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背後的原因,無謂的臆測對我們沒有幫助,重要的是去解決問題。

七.   錯誤的期待:我不能只是期待我的小孩靠自己自然而然就表現很好,他需要別人教導他如何表現。

八.   放棄的念頭:即使很累、很困難,我仍必須教養我的小孩,我沒有其他的選擇,我會找到新的方法來教養我的小孩。  

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停下來,仔細檢視自己的想法,有時會發現,問題不見得出在孩子,而是卡在父母的想法,當父母的想法傾向有幫助而非沒有幫助,那麼事情就會出現轉機;如果自己真的無法釐清,尋求專業人員協助是一個選擇,可以讓父母在教養特殊兒童這個挑戰上,透過「第三隻眼」發現自己的盲點,進而採取正向而有效的思考模式和態度,在教養的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 

 September 2015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