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ional psychologist taking notes at couple meeting with patients

冷漠

Indifference

執筆者: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5/2012

 
﹙之一﹚

前陣子有幾則新聞報導社會的冷漠,故事中有小孩老人傷亡,看了令人唏噓。

世界日報曾報導多起「老人跌倒卻沒人敢扶」的案例,路過的行人深怕老人將跌倒的過錯,強加在自己身上,要求醫藥賠償;更糟的是,受傷的長者如有三長兩短,家屬恐怕一口咬定幫忙的行人是肇事元兇,屆時就怕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近來一則報導是一名女子因感情問題,企圖跳樓,期間因情緒激動脫下外衣,幾近半裸地危立在樓邊。事件吸引數百路人關注,但他們全只是冷漠圍觀,無一人上前施援,不少人還拿出望遠鏡眺望。救援人員經三小時苦勸,最後救起女子,不少網民怒斥圍觀者冷血,令人心寒。

另一則網路報導是由巷口的監視錄影器所錄下,畫面是小女孩剛從幼稚園回來,一個人在家門口的巷子裏玩耍,卻遭到一輛迎面駛來的麵包車撞倒,有三個路人從小女孩身邊經過,視而不見,漠然不理。後來又有一輛小型貨車開過來,司機好像沒有看到地上的小女孩,再次從她身上輾過。接下來的幾分鐘又有十五位路人經過受傷的小女孩,每個人也只是望一望孩子,卻沒有人伸出援手,也沒人打電話求救。直到第十九位路人、一位身材矮小的拾荒老婦發現了女孩,把她抱到路邊,四處呼救。小女孩被送到醫院後,重傷不治,離開人間,留下傷痛欲絕的父母親。這整個過程被電視和網路傳送,引起人民的憤慨和同聲譴責。

這樣的報導,讓人感到世道中落,不禁要問社會是不是生病了?

其實這樣的情形並非這些年才有,社會心理學家用一個專有名詞”旁觀者效應 “(bystander effect)來形容這樣的現象。簡單來說也就是旁觀者越多,伸出援手來幫助他人的行為就會大大減少。而這個專有名詞的由來源自於1964年發生在紐約的一宗社會案件,有一女子被人謀殺,案發過程歷經約半個小時左右,女子和兇手打鬥廝殺,她的呼救聲音,約有三、四十人聽到,卻沒人報警求援,最後雖然有人報警求救,但為時已晚。這則新聞在當時也是引起社會嘩然,就像現今社會一樣,媒體輿論同聲譴責社會的冷漠無情。

太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聖經也曾記載類似的事情-好撒瑪利亞人故事。話說有一個人,在路途上遇到強盜竊賊,不僅身上的東西被洗劫而空,衣服也被剝了,人也被打得半死,被丟棄在路旁。這個受傷的人在路旁呻吟,奄奄一息,後來經過他的人不乏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士,卻都見死不救,結果有一位撒瑪利亞人(當時被看不起的人)在路途中,看見路旁受傷的人,便接近他,憐憫他,為他敷傷,又將這受傷的人帶到客棧,不僅如此還付了住客棧的費用。

上面幾則不同時代的故事,都提及旁觀者效應。為什麼那麼多人聽到或見到需要幫助的人,卻可以默然視而不見呢?(待續)

﹙之二﹚

上次提到幾則不同時代的故事,主要說明旁觀者效應並非現在社會的產物。因著1964年發生在紐約的一宗謀殺案件,一位女子在歷經約半個小時的謀殺過程中,雖然多人聽到她的呼求,卻無人向警方求救,這種現象引發社會心理學家開始一連串的研究,而有了所謂的旁觀者效應 (bystander effect),也就是旁觀者越多,伸出援手來幫助他人的行為就會越少。為什麼那麼多人聽到或見到需要幫助的人,卻可以默然視而不見呢?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有幾種原因造成人們的袖手旁觀。

責任的分散:也就是當人越多時,每個人都會假設其他人會採取行動,例如有些人會想這麼多人中一定會有醫護或警戒人員,不需自己插手,免得越幫越忙。當有這些想法時,肩上的責任就少了,就認為不需要我來介入處理。

似是而非的心理作祟:也就是看到其他人都沒有行動,我也不需要採取任何措施來幫忙有需要的人。

時間上的限制:情況越緊急迫切,越少人採取行動。如果給予充分的時間,不相干的路人越有可能伸出援手來幫忙。許多沒有採取支援行動的過路人,在受訪時提到自己正在趕時間,沒有時間反應。或是事情發生太突然,不知如何處理和應對。

視狀況而定:有暴力、人身傷害的威脅情況下,旁觀者效應的機率較高,也就是較沒有人會伸出援手來幫忙。

怕丟臉:有些人怕成為眾目睽睽的焦點,顧及自己的形象,不想出糗丟臉,不想被人評論。

最後,警戒心高怕被誣陷,惹禍上身,所以為了自保,不敢伸出援手。

上面幾點不及時伸出援手幫人的原因,有的好像言之有理,有的雖然差強人意,也可以讓人接受。當然也有些負面不幫人的原因是不見容於社會的,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關己的人,眼不見為淨,或是有些開車司機寧可把人撞死,以避免承擔把人撞成重傷後的龐大醫藥費。

在明白旁觀者效應後,若再有類似的報導,或許就比較不會處於批判的角度責備事發當時路經的旁觀者。或是自己遇到類似的事件,成為旁觀者也可以自我期許,不理會他人的看法,馬上採取救援的行動,或是有ㄧ顆勇敢的赤子之心,放下所有事情及時施予協助,只要有人打破靜默,先負起救援的勇者責任,旁人就容易加入救援的陣容。若心中有顧忌,有人身安全的考量,可以先撥打電話向相關單位求救,或是找其他旁觀者一齊援救。

若不幸自己成為受害者,意識尚清楚還可以行動的話,可以主動請求一位路人打電話求救,一旦有一個人被賦予救援的使命責任,救援的行動比較會被執行,其他旁人也就比較會加入協助。千萬不要被動地等他人來救援,因為不曉得會等多久,錯過了黃金救援時間,結果可能不堪設想。如果大家都可以知而行之,人間就會處處有溫情,社會就會更祥和。

May, 2012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