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Mental health issues
執筆者:許秀美 Helen Hsu, LMFT
出版日: 7/2010
﹙之一﹚
老邱經過朋友介紹,憂心怔忡的前來諮詢:「我的32歲獨生子,拿到博士學位後,由於被裁員,現在是足不出戶,整天睡覺,也不和我說話;叫他吃飯,還會疑心冰箱食物不乾淨,或被我下了毒而不願一起共食;另外除了多疑,還見他特別恐懼,不知道怕什麼?他到底怎麼了?生什麼病?我該怎麼辦?…」
這樣一份陳述,極可能便是一個精神疾病個案的肇始症狀。
人類的健康,大別為身、心兩個層面,就像我們經常有的口頭禪:「祝你〝身心〞健康,精神愉快…」,精神疾病乃心理上的疾病,它異於像心臟、肝、腎、或血糖過高等身體上的疾病,但却是一樣〝生病〞。在此要特別一提的是,由於早期一般人對此一類疾病的缺乏了解,而偏頗的稱其為:神經病,不僅語帶嘲諷、輕蔑,更是謬誤。再有,正因為是〝生病〞,精神疾病也並非像大多數人所想的,是由於個性軟弱或性格殘缺所致,更無涉於個人的智力高低與否。
那麼何謂精神疾病?以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下的定義,精神疾病是一個人在面對壓力、困難或危險時,顯示出的不合文化常規,或不符其個人成長標準的行為表現或心理反應。臨床上,精神疾病會在一個人的思惟、感覺、心情與行為上,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人際關係不協調,學業退步,失去工作,最終甚至無法執行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譬如穿衣、吃飯、如廁…等。一如文中所舉之例,無法共食用餐,筆者尚另有一例,當發病時,便在客廰就地解大便。
提到精神疾病的不同嚴重程度,一般將其大別為兩類:神經性精神疾病(neurosis)與精神性精神疾病(psychosis)。前者程度較輕,泛指神經上過度緊張、焦慮、害怕、驚恐以及情緒低落、消沈…等精神疾病。並且患者尚不致於失去真實感,也就是幻視、幻聽…等幻覺尚未產生。這類疾病包括憂鬱症、焦慮症、驚恐與畏懼症,還有以焦慮為主要病源的強迫性官能症等。至於後者,則是程度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除了顯示出前類神經性精神疾病所有的大部分症狀外,還出現因無法辦識真實與虛幻而有的幻覺,一但幻聽發生時,除了深受聲音的干擾,有時還會服從聲音的指示,傷害自己或他人。筆者一個中年個案便是因為聽到聲音告訴他,如果不自殺,他的親人會因此遭殃而自戕。此類精神疾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鬱症,以及所有會引起患者〝因失去真實感而感覺失控〞的其它精神疾病,譬如憂鬱症,如果患者因極度消沉而與外界疏離,最後產生幻覺,也將屬於精神性精神疾病。
另外,為了治療的有效性,也大略比較了間接引發此二類精神疾病的不同誘因:一、精神性精神疾病的部分病因,可由其他醫學上的問題形成,譬如失眠或長期飢餓;神經性精神疾病則否。二、服用古柯鹹以及迷幻藥等,也引發類似精神性的精神疾病。 三、至於惡劣的成長環境與遺傳基因,則同時影響這兩類精神疾病。(待續)
﹙之二﹚
根據國家精神健康協會(NIMH)統計,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罹患精神疾病,而每17個人中,更有一個人被嚴重的精神疾病,深深折磨着。精神疾病發作的頻率也因人而異,有的人一生就那麼一次,並且預後良好;有的人則時好時壞,終其一生;更有些人是,一但發作即跌至谷底,不見療效,永無寧日。惟值得慶幸的,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都可以有效的治療。因此如何能早期發現、即時治療,便是極為關鍵之處,筆者擬就本文談談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
凡一個人,心情、精神狀態總會隨客觀環境或現實情境有所變化,或悲或喜、或怒或驚、或恐懼等,都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將會隨着時間事過境遷。可是當一個人的悲憤、焦慮、恐懼、驚嚇等情緒,高張不去,以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造成失眠、失去胃口、精力衰退、沒有自信…等,那麼就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前奏了。
因此具體來說,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可以從以下幾個向度來提早察覺:一、感覺:在沒有明顯的引發事件下,多愁善感、自我陶醉、易怒;心情起伏大、忽喜忽悲;焦慮、緊張、防衛、過度害怕而躲避社交場合;憂鬱、意興闌珊、注意力無法集中;對許多事興趣缺缺、沒有動機;自尊低落、罪惡感、無望無助…等。另外來自更嚴重的精神性精神疾病,尚有誇大、自以為是、自以為精力過人、自信滿滿…等,筆者有個慢性精神分裂症個案,便總是提起接到總統邀約共餐。二、思惟: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分神、記憶力衰退、理解力減弱;思緒混亂、解決問題的能力遞減、無法抽象性思考;嚴重者,尚有思想扭曲、被迫害妄想、幻覺等,並深信來自電視、收音機、或大眾傳播等媒介,正有訊息傳送給他。三、行為:由於前項所提的扭曲思惟,與誇大、妄想,患者會將所想,表現於外顯行為,而有語焉不詳的怪異談話內容,或乾脆因為覺得別人沒有能力理解而緘默不語,以致與人疏離,包括對朋友與家人;更甚者,患者還逐漸產生自我談話或與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對話。更因為焦慮、緊張,患者也常常出現一些無目的的強迫性手勢或肢體的重複動作。加上幻聽、幻視,造成有些患者害怕他的幻覺世界,有些則會順從幻聽所指示的,自傷或傷人。四、功能:患者會呈現失眠或啫睡;沒有胃口或暴飲暴食;無法勝任工作或分擔家事;難以相處以致人際關係惡劣;不關心健康、不注重飲食營養;邋塌、不修邊幅、衣冠不整;最後甚至無法自理個人的基本衛生。
儘管我們了解也強調早期發現即時治療的重要性,但是一個吊詭的現象是,愈是病情發展深重,愈是無法自覺察知,因為〝缺乏病識感〞也是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因此切記在徵兆輕微時,便尋求專業諮商、協助,以免在發病後,大費周章。。(待續)
﹙之三﹚
認識了精神疾病的症狀後,讓我們進一步來探討其形成的原因。就像一般身體上疾病的病因絕不可能來自一個單一的因素般,精神疾病也很難以〝某個特殊致病原因〞,一言以蔽之。再以高血壓作例,它可能是因為肥胖、缺乏運動、營養失衡、生活方式不當,或遺傳等全面的原因造成。如果我們試著把這些影響因素稍做歸類:肥胖、缺乏運動可能是環境因素,因為周遭的人大多過重,疏於運動,以致肥胖已經變成常模;營養失衡、生活方式不當可能來自個人的心理因素使然;至於遺傳基因,則是生理因素了。
因此當我們探究精神疾病的成因時,許多研究報告,也不脫離這個範疇:
一、生理因素:首先是〝遺傳基因〞,精神疾病常常發生在家族中,亦即從患者的家庭史裡,不難發現另有其人也罹患精神疾病。筆者便有幾個個案在其家庭三、四個手足中,就有兩個以上患有精神疾病。有些縱使因為功能尚健全而沒有全然發病,也可以從其陪著個案來看病時所顯示的性格特質與行為表現,窺出端倪。而這種家族中的精神疾病,有時候也發生在不同的輩份中,譬如叔、姨輩或祖父母…等。其次是〝腦部病變〞,唯獨在人類的大腦中,存有一片灰白質地帶,叫做大腦皮質。在這個地區,藉着腦荷爾蒙(另有一個稱謂叫大腦〝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大腦的細胞可以互相溝通,而讓身體做出必要的反應,譬如感覺、推理、防禦、攻擊…等,如果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失衡了,那麼就會出現前文所提的精神疾病症狀,舉例來說,一種叫多巴胺(Dopamin)的傳導物質,如果過量了,便會出現精神分裂症的症狀;而叫血清胺(Serotonin)的,則與憂鬱症有關。這些物質的失衡、變化、可以來自頭部受傷,也可以是基因遺傳。再者是〝感染〞,研究報告也証實,某些細菌感染,會造成腦部受傷,譬如有名的〝小兒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病學現象〞(Pandas),便是因鏈鎖狀球菌(Streptococcus)感染,激發孩童的免疫系統產生大量抗體,而這些抗體也適足以引發小兒強迫性官能症的明顯症狀,如玷污恐懼、強迫性吐口水、大量囤積…等。另外嬰兒出生時腦部缺氧,也發現與後來發生的自閉症有關;至於鉛中毒與缺乏維他命B12,則與某些精神疾病,有一定的攸關。
二、心理因素:引發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包括早期創傷,譬如遭受嚴重體罰或性虐待,幼年失怙,或父母離異,遭遺棄…等,特別是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沒有與任何照顧者建立出一分親密穩固的附著關係。這些因素引發的精神疾病,可以從焦慮症、後創傷徵候群、憂鬱症到多重人格違常等。
三、環境因素:譬如貧困或成長自一個不健全的家庭,從小生活遷徙流離、動盪不安,學業工作不順,失婚或親人死亡…等,加上個人或家庭成員的嗑藥、酗酒,或是整個社會、文化常規下特定的期望值,譬如追求美貎、財富、成為名醫…等,都因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而容易引發精神疾病。就有一個研究報告指出,在文化常模下期望貎美所強調的身材苗條、瘦削,也是引發厭食症的病因之一。因此,我們可以說:儘管〝基因〞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沒有來自環境中的引發事件,也許就變成所謂隱性基因而不彰顯了。(待續)
﹙之四﹚
論及精神疾病的治療,以筆者近二十年來與精神科醫師工作的經驗,一旦精神性精神疾病的症狀出現,不管是初犯或再發,都要先以藥物控制(緊急嚴重者,甚至必須住院治療),以對治因幻覺,或極度憂鬱、焦慮、恐懼、妄想…等,所帶來的對自己或他人生命的危險,並使患者可以有能力重塑其思惟、想法以及行為,等到這些嚴重症狀稍為緩解後,各種因應不同心理問題的〝心理治療〞才可能雙管齊下,派上用場。
一般神經性的精神疾病,由於較輕微,可能先以〝談話輔導〞切入,也就是說透過初步評鑑,了解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評估其精神心理狀態,並審視患者的現實感與理解能力,來決定談話治療是否有效。有時候,縱使患者陳述其來自幻聽所受的干擾與痛苦,但是由於還能區辨那些聲音不是真實存在,因此一邊以藥物對治其失衡的腦部荷爾蒙,一邊以心理治療探討其發病的心理層面因素,可以更為奏效。
有一份統計數據指出,初犯的精神疾病患者,在第一次症狀出現後的兩年內,有大約半數的患者,其症狀將捲土重來,即所謂〝復發〞。而不幸的,每一次的舊病復發,將迫使患者,必須使用更重的藥物治療。因此如何預防復發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首先,一定要遵從醫師指示,按時用藥,特別是當病情穩定後,千萬不要自己當醫生的調整藥量或根本停藥,因為一般藥效,都必須在緊急狀況穩定後,繼續維持一段時間,然後才能與醫生討論藥量的增減變化,縱使可以停藥,也必須慢慢來。另外要認清容易引發精神疾病症狀的誘因,及時察覺,以便能夠搶佔立刻因應之先機。服藥同時,也要試著發展出解決生活壓力的方法,以及新的支持網絡,俾能在必要時,發揮作用。
至於像文中所提到的老邱的例子,當家人或至親好友出現疑似精神疾病的症狀時,首先要留意到患者的行為改變;學業退步或工作不保;是否逐漸退縮、沈默,或疏離;不再去做原先喜歡做的事;不在乎外表、穿着與個人基本衛生;變得消沈、被動,最後出現思緒混亂、失神無主,以及怪異的言談舉止…等。在這些明顯的指標下,除了試着鼓勵患者本身談出來,而不加以責備、批判外,更要即時與專業人員接洽,讓患者能夠及早接受評鑑,進而立刻獲得治療。走筆至此,筆者愈發覺得有關精神疾病各項知識的公開教育,極為重要。惟有藉着足夠的基本常識,才能夠快速敏感到一個患者逐漸發展出來的早期症狀,讓醫療及早介入,以達到快速療效。
精神疾病防治的根本之道,最終是要讓心理、精神狀態健全,但是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卻不只是不罹患精神疾病而已。精神健康是指能笑、能有趣味的生活、能面對並處理壓力、能維持好的人際關係、能變通、能放下,更能在不可免的人生磨難中站起來,重新出發。如此一來,當然能夠令我們遠離精神疾病之苦。
July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