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ale with mood disorder

精神疾病與家族之相關

Connection between mental disorders and family                                              

執筆者:許秀美 Helen Hsu, LMFT

出版日:  6/2012

﹙之一﹚

「打從兩、三歲開始,家母就患有精神疾病,只是當時不懂…我只記得爸爸整天愁眉苦臉,媽媽不做家事,也從來沒有主動抱過我,有時候還沒來由的哭泣,並且自說自話…現在,也就是在四年前,我唯一的兒子,也被診斷出罹患精神分裂症…」這是筆者一位五十來歲,靦腆、羞怯的憂鬱症女患者,娓娓道出的精神疾病家族史。

精神疾病就像身體上其他疾病一樣,其病因,有部分是來自遺傳的,也就是說在一個家庭裡,精神疾病極可能發生在不只一位的家庭成員中(即所謂running in family)。而精神疾病其實與身體上的各種病症,譬如糖尿病、肝病、心臟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都一樣是生病。只是一旦家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卻使整個家庭一如籠罩著烏雲,尤其是那份驚嚇、慌亂、無助、憂傷….的心情,更讓整個家庭,從此永無寧日。

俗云:「食五穀雜糧,沒有人不生病的。」但是一樣是生病,卻有不一般的心情負擔,筆者即擬就當家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時,與整個家族之相關事項,略作探討。

筆者鄰家的一位小嬸,雖然是知識分子,有時過來串門子會說:「….我家大伯,沒有工作,正在服憂鬱症的藥,什麼憂鬱症,我看他根本就是發懶….。」這是很典型的在缺乏精神疾病知識,或對精神疾病根本不以為然之下,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解讀。因為心情─憂鬱症患者的心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憂鬱症帶給當事者的鬱鬱悲悲心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局外人只看見患者凡事不做,嗜睡、易怒、焦躁、難以相處….等,而不像大部分身體上的疾病,除了有明確的外顯症狀外,還可以透過檢驗室報告所提出的數據證明,有根有據的指出其具體病症。再者,縱然有些精神疾病確實也表露了外顯的行為症狀,譬如自我對話(self-talk)、對空揮手做勢(posturing)、失控的攻擊傾向(uncontrolled aggression)、重複性衝動行為(repetition compulsion)─不斷檢查門窗、火燭開關,整天不停洗手,或對特定物品的慣竊….等,到頭來也是被人認為是壞胚子;因不務正業而行竊;或視其乖張行為為鬼魂附身,而招來乩童驅鬼;最後甚至因無法對治而將其棄養。筆者猶記得在自己小學時期〈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從學校回家的半途中,有一間荒僻廢棄的小茅屋裡,住有一位看不出其年紀,頂著一頭打結的散髮、烏黑的指甲,且身披汙穢不整衣著的女人,除了喃喃自語,有時還半裸著出沒於巷弄間,人們對她不僅不理不睬,有時還會在她偶爾出來覓食時,驅趕、羞辱她。小時候,筆者還被嚇唬著:「她是魔鬼,會來抓小孩的。」現在想想,這便是在知識未開,混沌不明之下,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種因應態度,以至造成延誤治療,見怪不怪。

當然也有些家庭,在面對精神疾病的家屬時,不盡然全以負面態度處之。但是由於仍舊對患者症狀的莫名所以與驚慌失措,雖然不至於不關心或棄置,但仍以業障、造孽、家族蒙羞等觀念,而對患者的病態行為,處處遷就、息事寧人 ; 或是將其關閉於內室,不知求醫診治,使得患者與家屬雙方,同時承受長期的煎熬與痛苦。因此提高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以及正視其存在的事實,將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罹患精神疾病的至愛親人時,有正確的因應態度,除了協助患者及時接受必要的治療外,並讓自己因了解而提高包容力,成為患者最大的幫助者。(待續)

﹙之

尤小姐照例帶著她罹患精神分裂症近三十年的妹妹來看醫生、拿藥。尤小姐不改一貫的沉默、拘謹,但卻依然警覺而狐疑地觀察著四周的人、事、物…。

七十八歲高齡的吳先生,雖然獨居,但還能維持正常的起居作息。可是就在一個半月前,他開始因為強烈懷疑有人要對他下毒,而有半個多月不飲不食,最後被送進精神科急診。追究他這兩個月來生活中的任何變化,原來他有一個從年輕便患有精神分裂症且關係最親的小弟,搬過來與他同住。

這兩個案例都酷似精神疾病分類中所列的〝共有型精神病性疾患〞(Shared Psychotic Disorder)。共有型精神病性疾患,是指家庭成員中,有一方已經罹患精神疾病〈通常大部分都是有關妄想、幻覺、驚恐等疾患〉,而另一方由於與其關係密切,譬如感情較為親密或正好是生病一方的主要照顧者,在長期的互動中,逐漸發展出與生病一方相似的幻想、猜疑、恐懼…等症狀。這種病例,嚴格說來並不多見,但仍時有所聞,病情也分輕重不同,輕微者,如果被正確診斷出來後,透過與原來已經生病的一方隔離,大多可以不藥而癒。

一個家庭裡,成員中之所以產生共有型精神病性疾患,究竟的原因尚不明確,但調查發現,其共通性是由於該家族與外界較為疏離;此外罹患者與原生病者除了關係密切,還因為這份關係已經持續良久;最後在這份親密的關係中,更呈現出”支配與順從”之互動模式。也就是說,原來生病的一方處於較為專橫的地位,以至漸漸地將妄想系統施加於較被動、順從的一方。

共有型精神病性疾患,如果透過隔離還出現症狀,則必須用藥,當然還要輔以家族心理治療。藉著專業人員的協助,激發整個家庭提高對外的聯繫,參與活動,建立支持網絡而避免疏離;並鼓勵家庭成員培養較開放的雙向溝通,強化家庭間的動力。

提到共有型精神病性疾患雙方互動的模式:支配與順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從家庭成員中學習來的一種行為模式:相互依賴(Co-dependency)。相互依賴的雙方,也正是建立在支配與順從的關係上。這個行為模式的特性是:行為者發出的這個行為是單方面的,是帶有情緒的,是非建設性的,而且也是浮濫的。譬如有一位六、七十歲的老母親,長年照顧着已經患病二、三十年的成年女兒時,儘管女兒因其精神疾病所帶來的幻覺影響,顯得反應遲鈍或與現實稍稍脫節,但是並不意味即無法一如常人般的承擔自己個人衛生上,如盥洗、沐浴、如廁等基本需求,可是這位老母親却越俎代庖的除了侍候女兒三餐,甚至還為她洗頭、洗澡…。老母親也許是心疼女兒得病之苦,也許是下意識裡一份自責”生給孩子這個病”的內疚,而覺得必須代勞一切。可是如果這份來自舐犢情深的心意,慢慢轉變為強制性的衝動─非做不可,非我做不可,那麼老母親的角色,會同時像施恩者又像殉難者般的,除了自覺”責無旁貸,義無反顧”,或由於感覺”自己被需要”,從而產生一份自我滿意,以至持續她的行為模式外;最後還是會覺得筋疲力盡,因為既無奈於這份照顧的永無盡期,也懊惱於無法從這份照顧關係中脫困。這樣一來,除了讓受照顧者更為依賴(因為更為殘障),老母親也會被受照顧者這份慢慢形成專橫支配的依賴,不自覺的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被動順從的情境,而無法自拔。因此這麼一份相互依賴的行為模式,必須在家庭中被認清並且改變。因為儘管這份行為模式,不至於造成精神疾病的必然後果,但是在一個已經面對著精神疾病親屬的家庭中,無異於雪上加霜,不僅對患者無濟於事,更徒增一家人彼此痛苦,實不可小覷。

Jun 2012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