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ing husband calming his crying wife at psychotherapy session

窒息的愛    

Codependency – suffocated love

執筆者 :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9/2014

()

小均是一位稱職的母親,常常把家裡安置的井然有序,先生與小孩也被她照顧的無微不至,家人都非常的依賴她,從外人的眼中看來,他們是模範家庭,是大家效法的對象。

好景不常,自從兒子七年級以後,開始不喜歡去上課,沉迷於網上遊戲,常常早上起不來上學,功課也經常沒交,成績一落千丈。小均想盡辦法要幫助兒子:幫他做作業、請家教、不管孩子幾點起床,一定飛快地送他去學校,有好幾次都差一點發生交通意外;小均比兒子還要焦急、緊張,常常焦頭爛額,深怕兒子會被學校退學,小均去了學校很多次,為兒子請命⋯⋯,這一切都沒有得到兒子正面積極的回應,兒子依舊故我,他享受著母親為他所做的一切,只要有母親在,任何大小困難都可以被擺平,他安心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小均很為此而自責,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夠稱職,沒有把兒子教好,兒子的情況才會如此糟糕,她礙於情面,把這一切都攬在自己肩上,並沒有和先生溝通商討應對之策,因為先生平常就沒有在管小孩子,她也沒有告訴其他的人,和朋友的聯絡越來越少,以免家醜外揚,她不希望其他人知道模範家庭的原本真實面目。

後來兒子到外州唸書,小均的情況更糟糕,她操心兒子在外的生活起居,心中充滿掛慮,好像兒子沒有她,早上會起不來,會沒辦法去上課,會三餐不濟,她試圖早上打電話叫兒子起床,如果兒子因為她的電話而起床,她會覺得盡到為人母的責任,如果兒子沒有接電話,完全無視母親的存在和殷切的關懷,小均會變得更焦慮,生活完全失去了重心、活著好像沒有意義,意興闌珊、意志消沉,丈夫是因為不再有熱騰騰的食物等著他,冰箱也沒東西可以吃,向小均抱怨了好幾次,小均都沒有改善,他才注意到太太的不對勁,後來由於情況一直沒有好轉,丈夫決定帶小均尋求專業的協助。

小均這種喜歡照顧他人、取悅他人、滿足他人的需要,而忘記了自己,好像生活只為他人而存在,在她的世界中,只有先生和兒子,只要先生、兒子開心,自己才會開心,活著才會有意義,然而這在心理學上卻是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codependency)。

小均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在中國社會裡,這是一般大眾所歌頌、所稱許的,但這樣的完全奉獻,一旦沒有拿捏好,就形成了不健康的人際關係,不僅對自己造成傷害,如案例中小均的情況,也對他人沒好處,就像案例中的先生和小孩,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除了這種似是而非,造成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外,也有人會用罪惡感來驅使他人依自己的意思來做事,如孩子不依從父母的要求,就認為孩子不聽話、不孝順,讓孩子有深深的罪惡感,不得不依從父母的期望來做事,就像小均告訴孩子,她任勞任怨的付出,卻沒有得到孩子相等回報,更甚者,她也可以用一哭二鬧三上吊,以死來威脅兒子就範,以便達到自己的想望。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突顯出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之)

上次提到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codependency),是一種病態的人際互動關係。這個專有名詞是源自於物質成癮(substance abuse),如有吸毒、酒精、賭博成癮的人際關係中。而相互依存的關係就好像是對「人」成癮,即所謂的「關係成癮」,關係成癮的人,以他人為生活中心,完全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身上,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覺,沒有健康的心理疆界,失去獨立的自主性,只要把成癮的關係挪開,生活會一蹶不振,因為平常賴以生存的關係不存在,不再被別人需要,生命就失去了意義。而且這種完全失去自我的不健康關係,不僅會影響到自己,也會影響到周遭的人。

上次案例中所提的母親小均,完全為家庭無私地犧牲奉獻,在孩子離家唸大學後,沒有兒子可以滿足她被人需要的心理需求,她變得更焦慮,生活失去了重心。而孩子上大學後,遠離了母親,不再有人在旁服侍,生活失序,缺乏照顧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覺醒,也試圖想要學習獨立,母親卻用罪惡感要孩子依從她的要求,繼續依靠她,屆時,孩子和母親的關係會更加惡化,對孩子來說母親的愛就成為一種窒息的愛。小均的先生也是另外一個例子,他依賴小均,無能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一旦小均倒下,先生自己的生活也嚴重失序。

這種表面看起來好像彼此相依為命的關係,如果有一方在這樣的關係中失去自我、失去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就形成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codependency)。

相互依存關係的形成

相互依存關係的形成有幾種可能性:,從原生家庭學習來的,或是害怕一旦與父母關係不好就會被遺棄;也可能是社會賦予不同角色的期望而產生的,如女性在社會中常被期許要扮演完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照顧者;當然還有自己本身的個性使然,善良、喜歡和平、照顧人、重視人際關係⋯⋯等,都容易讓一個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發展出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

如何避免不健康的相互依存關係

*先發展出自知、自省的能力

在照顧或是幫人的時候,省察自己是營造一份相互依存關係,好滿足自己是英雄、是拯救者的心理需求,還是把重點放在,受幫助的人可以成為獨立自主、擔負責任、承擔生命考驗的成熟個體。同時用心探究、明白自己的原生家庭、社會期望,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對自己和人際關係的影響。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

當大山壓頂,喘不過氣,欲振乏力時;當不被需要、害怕被遺棄、害怕孤單、害怕被拒絕、害怕沒有達到他人的期望、害怕被貼負面的標籤時⋯⋯,這些感覺都要誠實的去面對,用健康的方式抒發,學習溝通表達、分享自己的感受與需要,讓分享,關係的建立是雙向的,達到情感與思想的交流,建立真正的優質關係。

*承認自己的有限

承認自己非萬能、有軟弱的時刻,也需要他人的關懷,愛惜自己、珍惜自己,建立健康的心靈疆界,不要做爛好人,不是別人有求必應,也不是要完全燃燒自己才可以照亮別人,千萬不要等到自己枯竭、生病、或是無由的對他人大發脾氣,才曉得事態嚴重,才來亡羊補牢,花更多的時間重新建立健康的關係。

*建立自己的價值感

發掘和發展自我價值感是來自於自己本身,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給予的。這樣一來才不會想控制他人、或一味地取悅他人來肯定自己。

*多參加教育性或是成長性的團體,以及閱讀相關書籍,學習並省查自己

學習人際互動技巧、練習自我肯定、學習多照顧自己、在獨立自主和相互依賴中取得平衡。

若可以做到上述幾點時,與他人發展出優質健康的人際關係就指日可待了。

 September 2014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