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

如果  

What if… (survivor’s guilt)

執筆者: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11/2007

「如果知道他患了憂鬱症,我會多關心他。」

「如果我不管多忙都陪他一起出去吃飯,多和他聊幾句,或許他不會那麼想不開。」

「如果我多留心一下他話語中的弦外之音,或許可以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

「如果我早知道他有病,我會多容忍他的一些行為。」

「如果我強迫他去看醫生,或許他的情況不會壞到要去自殺,我真是沒想到他病情這麼糟糕!」

這些「如果」都是在失去一個人後的自然反應,我們總是希望能做點什麼來避免悲劇的發生。我們想了許多假設,愈想愈自責,愈不能原諒自己。這樣的自責大部分時候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除了時間之外,最好要正視處理這些心中的感受,往往在處理的過程中會認識到自己,也會學到更多待人處事的智慧,像是為什麼悲劇發生時總是自責?悲劇真得能避免嗎?有哪些是能力範圍可以做的,有哪些是無法避免的…等等。

如何處理這樣的心情?可以看書、找一個願意傾聽的朋友聊聊、更好是和一群有類似經驗的人分享心理的感受,就像團體傷痛治療小組。一般來說,團體中的分享,可以幫助一個人抒發心中感受,且得到認同,發現自己原來並不孤單,經由團體的分享,可以交換彼此的人生經驗與智慧,好處良多。若經過一段時日,心中自責仍舊難以撫平,找專業心理治療師,絕對會有幫助。透過治療師,不僅心情得到抒發,還可以抽絲剝繭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某些的情緒反應。

至於患者走上自殺這條路,真是可以避免的嗎?一般來說,答案是肯定的。的確許多時候,如果多用一點心來觀察,是有蛛絲馬跡可循來避免悲劇的產生。根據調查,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企圖自殺的個案成功。有自殺意圖的高危險群如:獨居,患病不吃藥者,有家族歷史,有自殺意圖的病史,不向人敞開心門,過著封閉的生活,如著了魔般地死意堅決,有精心籌劃自殺者,想以死來報復的衝動型患者…等。有時這些人可以外表看起來若無其事,與人談笑風生,不觸及任何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想法,但,其實內心波濤洶湧,讓死亡的意念恣意妄為,又有精心策劃的死亡意圖,若加上不吃藥,讓病情無法得到控制,旁人是很難使上力,做任何的改變,悲劇是很難避免的。所以一個自殺得逞的案例,不一定是旁人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而導致自殺的發生。

我們只能自我期許,防患未然,在平時就有一、二位可以傾心吐意的好友,患病時要看醫生對症下藥,以感恩的心接受他人的幫忙,培養正面思考,這樣一來,才不會在萬念俱灰或發病時,旁人無從察覺,或是如隔靴搔癢,使不上勁,也幫不上忙,徒然讓悲劇發生。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