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ssed young blonde woman sitting at computer desk at home

假期壓力

Holiday stress

執筆者:許秀美 Helen Hsu, LMFT 

出版日:  1/2012

(之)

一年容易,又是耶誔新年佳節。在美國呆久了,慢慢發現,打從萬聖節開始,就有了濃厚的過節氣氛。換句話說,幾乎是從11月初始,那一份年終的假期心情,就可以從人們工作進度的延緩和態度的閒散,窺見端倪;加上由於因應不同節日而有不同活動的規劃,藉着大街小巷的輝煌燈彩,以及商店櫥窗的滿目琳瑯,更突顯了人們心中那份雀躍歡喜的高昻興緻。那麼為什麼還會有所謂的假期壓力呢?假期,難道不只是帶來輕鬆、舒解、歡笑嗎?

事實上,在一份透過網路調查的資料中顯示,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比例,對年終一連串的假期,感受着從〝多少有點〞到〝非常強烈〞等不同程度的壓力。另外,根據美國心理學會一份年度調查報告也指出,約有百分之五十九比例的的受訪人口,承認由於假期的壓力而產生悒鬱、憂傷的心情,更有百分之五十六的比例,引起睡眠不良。

穷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盼望良久的年度假期,應該是浸淫享受輕鬆歡樂的同時,還感受到壓力呢?假期壓力的來源,因人與環境之不同而互異,礙於篇幅,筆者僅擬就犖犖幾項大端,略述其一二。

首先是來自〝時間〞的壓力,亦即太多額外的事情,要在既定的有限時間內完成。節日一到,我們不免有許多因節慶而增加的活動,譬如採購、寄送卡片、禮品包裝與分派、裝點粉飾屋子、必要的公司宴會或孩子學校慶祝活動的參與、家庭聚餐的準備…等,而這些活動,都是在既有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額外增加的,因此在時間與精力的不敷使用下引來的壓力,絕難倖免。再者是來自〝財務〞的壓力。所有活動的完成,都是要花錢的,而在美國的工作環境中大都沒有〝年終獎金〞的概念與事實,因此一年一度慶祝佳節與假期活動所需的花費,除非預為儲存,否則必是額外支出,便有一份2008年消費者報告的調查資料披露,約有120萬的美國人,還在繼續償還前一年度因假期所增加的信用卡債,這些人原來在假期花費上也都列有預算,但最後還是花超過了。筆者日前也才聽到一個好友的輕嘆:「放假了,又要旅遊了,又是一筆錢了…。」此外,讓我們試着再把這份應該充滿歡欣的假期心情,與一個剛剛承受着失落的人連結,基於〝人逢佳節倍思親〞的常情下,有些人因此會有所謂〝假期憂悶 (The Holiday Blues)〞或〝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等。當然〝失落〞除了失去親人,還包括失業、失戀、離婚…等,雖然不一樣的失落型態,却都會在熱鬧、開心的佳節裡,使人倍覺孤單、落寞、痛苦等。這也是假期壓力的一個主要來源。既然提到憂鬱症,必須在此強調,憂鬱症患者也傾向在佳節中有較多的症候出現,因為假期裡面對忙碌的活動所引起的緊張焦慮,與憂鬱心情常互為因果。(待續)

(之)

歡渡假期,理應輕鬆、喜悅,但却也帶來一定程度的壓力,已於前文略述,本文擬就引起假期壓力其中之一的壓力源:家庭,加以闡述。

家庭,是每一個人所從出處,也是為每一個人提供温暖、支持的最佳來源,因此,一旦欣逄佳節或長假期,遠方的學子、外出工作的親人,都翹望並且被企盼歸來相聚。不幸地,並非每一個人的家庭都是如此。如果一個家庭的聚會常讓人感覺痛苦、却步,當然假期裡家庭成員間的相聚,便將成為負擔而造成壓力了。

佳節裡的家庭聚會,之所以令人困擾,可以有以下幾項原因:

一、過去不愉快的記憶:家人團聚總難免懷想過往,因此童年的許多經驗都會被勾起,如果曾經發生的是一些不愉快的記憶,譬如張家大姐總是嘲笑已經30好幾的小妹小時候的尿床;或是已經三代同堂的李家小弟,還是懷恨當年大哥的橫刀奪愛;或是記得父母曾經的嚴重體罰;抑或家人間存在已久的酗酒、嗑藥等問題,都會使得佳節裡自然的團圓重聚,變得既愛又怕,一邊盼望難得的聚守,一邊又明知相見後的尷尬、不快與緊張…;

二、不投合的親人:佳節團聚,我們可能不經意的會碰到一些如果不是因為節慶,我們絕對不會想見或根本避開不見的親人。筆者一個慢性憂鬱症個案,便是在假期節日後,會出現較多的憂鬱症狀,經過追踪,他無奈的敍述,他的一個堂兄總挑刺他:「積極一點吧,多找點事做,就不會憂鬱了…」,因此,佳節的闔家團聚,對他而言,便是壓力了;

三、改變或因襲:一年一度佳節的相聚,也正可以藉此得知個人的最新近況與改變,譬如結婚、離婚、升學、就業…等。筆者一個媽媽個案,那一年,她的兒子剛從上大學住校的第一個學期,因長假期回家,卻同時帶着一個夾克扣子般大的穿耳耳環,這個改變,當然讓媽媽那年的假期泡湯,假期後,便前來尋求諮商輔導。另外家庭成員間的溝通方式,各人角色的扮演,以及彼此的互動…等,也會因為彼此已經熟知那套舊時的既有模式,譬如媽媽依然嘮叨、爸爸還是譏諷多過鼓勵、姐妹仍舊因過去的嫌隙而形同陌路…等,以致因此一舊習未改,使得成員對回家團聚,將因猶豫不決而引起相當的壓力了;

四、家庭結構的變化:由於離婚、再婚的家庭增加,除了有繼父母繼子女同住的情形外,還有按照協議的,在某一段時間要與不同的父母居住等。但是慢慢的,也出現了矛盾或衝突,因為父母雙方難免會有料想不到的意外而軋不出時間,或是為了其他原因而身不由己,因此讓子女要不是必須〝遊走〞,就是〝選擇〞在什麼時間與那一個父母在一起­­­感恩節要去奶奶家嗎?聖誕節呢?新年呢?筆者處理過一個父母離異的七歲小孩個案,就是在幾次父母變卦改期後問道:「爸爸媽媽為什麼不再住在一起呢?」(待續)

(之)

長假期,又佳節,在各項慶祝活動中,絕對少不了食物,也就是說慶典中〝吃吃喝喝〞通常總是一個主要的節目。本來家人團聚,享受假期時,以可口美食,香醇美酒來歡慶佳節,原無可厚非,但是問題是在以休假為由,過節為實,加上全家歡聚,美酒佳餚當前時,暴飲暴食,常常是無可避免了。而於其後,更要為此一貪食行為,承擔後果,譬如體重增加,健康受損…等,有一份調查報告即指出,感恩節的大餐後,醫院往診人數,發現有驟增的現象。另外還有為自己的飲食失控而生懊惱、慚愧、罪惡感等心理負擔。因此〝食物、吃〞,在假期的壓力源中,也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事實上,〝吃、貪食、暴飲暴食〞等問題,不只是發生在假期節日中,歸屬於精神疾病之一的〝飲食疾患〞,便是例証。那麼何以這份我們必須賴以為生的基本需求,最後却變成我們的問題或疾病呢?讓我們先來了解,食物是如何在我們的生、心理上,產生作用。當我們吃下食物後,我們腦中將突顯的分泌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即所謂腦部荷爾蒙):腦內啡與血清胺(Endorphin and Serotonin)。這兩種荷爾蒙,除了幫助我們抑制疼痛、增加睡眠,還會讓我們自然的從不愉快的情緒中抽離,因此這樣一份令人心生愉快的飲食過程,也被稱為〝慰藉飲食(comfort eating)〞。而正因為此一能讓我們與不良的情緒剝離之過程,因此也逐漸造成,當面對壓力時,有些人便以〝吃〞來躲避壓力,而不去尋求根本解決的方法。此外,我們能夠輕易地接受食物,也是來自童年的經驗。我們都曾在小時候,因為好的行為表現而受到獎賞,譬如〝乖,趕快把飯吃完,就可以吃薯片了〞; 〝聽話,喝了這口藥,就吃糖了〞;或是〝先把功課做完,就可以吃冰淇淋了〞;或甚至只是〝自己好好在旁邊玩,等一下就給餅乾吃〞 等。 因此吃、食物,特別是較有引誘性而無法兼顧營養的零嘴等,便成為我們記憶中,讓我們感覺〝自我良好〞的表徵了,因此〝吃〞,潛意識裡,我們認為它是好的、是正向的、是被允許的,只是最後,也會流於耽溺的。

現在讓我們來學習辨識〝吃〞,背後可能有的不同的飢餓原因。首先,一般的飢餓感覺是慢慢來的。通常在我們上一次用餐後的2-3小時,因胃空了,所以自然感覺到餓了。但是如果來自情緒的飢餓感,則是剎那間發生,而且必須立刻被滿足,筆者一個焦慮症個案,沒有糖尿病,有一次因飢餓,半夜開車去找到一個2英哩外的7-11,買他一向愛吃的熱狗。再者,有些人總是飢餓,傷心的時候覺得餓,高興也餓,生氣更餓,這個現象,也可能是來自因壓力而引起的情緒飢餓。還有些人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吃完整包薯片後,才意識到袋子空了,甚至是已經飽脹了,還未能察覺自己吃得過多了。這種現象被視為下意識的飲食,也是來自壓力而引起的。最後還有一些人等不及煮完一餐飯,就邊煮邊吃。本來在烹煮過程中,為了調口味而試吃,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有些人就是等不及這頓飯做好,忙不迭的吃將起來。這個現象也疑是來自壓力的情緒性飢餓。總之,吃,絕對是享受,也是福氣,我們可以盡情地吃,因為我們只吃八分飽。(待續)

(之)

假期讓我們企盼、歡欣、團聚,但也夾帶著焦慮、緊張、壓力或甚至憂傷,我們已在前數文中略述其原因。而我們年年都有假期,因此希望透過這些探討,讓我們能夠藉著過去的假期經驗,預先週延準備,讓例年的假期,一年比一年順遂、歡樂。

以下是我們可以試用的各種解決假期壓力的方法:

一、定下優先順序:有太多的活動、節目要在假期中規劃、準備並執行,我們無法滿意的完成所有想完成的,因此決定什麼是最想要做的,什麼活動是最多人可以參與的,什麼食物、禮品是最受歡迎的,而去除掉一些不是大家一致感興趣的活動,耗費精力卻不討好的宴會,甚至疲倦趕場,以致失去家人歡敘時間的長途旅行…等,唯有我們自己才有深刻體驗,而能定出最恰當的優先順序。

二、重新思考禮品餽贈的意義:除了花時間、精力規劃假期的節目,所有的活動也都需要花錢,特別是假期節日中的禮品餽贈,更是一筆主要支出。我們總認為禮物代表愛,如果沒有送禮,即意謂我們沒有對自己所愛的人,表達出足夠的關愛;或者是給了張三禮物,應該還要給同部門的李四、王五…等;甚至有些人是糖果、卡片滿天飛,雖然每一份花費不大,但也聚少成多。而更重要的是這些送禮行為的背後原因。固然有些無端送禮,也可視其為是一種慷慨、祝福,但是藉著送禮,也有些人可能是隱藏著一份下意識的動機而不自覺,譬如父母為孩子添購的玩具,有時候自己不知道的,正是小時候想得到的。因此如果能賦予〝餽贈禮物〞一個新的定義、風貌,也許〝不再交換禮物〞,也可以是一個可行的假期活動節目。

三、調整期望值:年年都有相同假期、節日,年年都有歡欣、慶祝,但也可能是年年承擔著假期壓力。因此我們可以在迎接另一個新的年度假期時,首先檢討過去,看看假期中什麼節目是受歡迎的,什麼活動是不可行的,什麼錯失是可以避免的,什麼不週延的是可以改善的,或者什麼耗時費力且徒然無功的安排是可以免除的…亦即我們可以改變,不必拘泥老套,固守成規,也不需指望一定的美好結果,譬如精心策劃,為使家人歡聚後,盡釋前嫌,和諧圓滿,但卻不盡如意。更不必去擔心或在乎假期節日中的活動,無法一如自己所預期,能讓好不容易盼來的年度假期,輕鬆、開心、快樂,才是重點。

四、照顧好自己:給自己足夠的睡眠、健康的飲食,以及一定程度的運動量等。就像因應一般生活上的壓力一樣,要給自己安靜的時間、學習放鬆技巧、遠離為減壓而使用的煙、酒或咖啡等。另外由於假期中,來自〝食物〞的壓力,更要能區辨並避免因不良情緒而引起的饑餓,或慰藉性飲食的發生。總之,假期壓力,無可避免,讓我們盡力將它減至最小,因為過完了這些耶誕佳節,我們還要迎接中國的舊曆新年呢。  

 Jan 2012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