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小孩     

Adoption

執筆者: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5/2010


 (之)

四月份有一則報導:一位田納西州的婦女將她領養的七歲俄羅斯男孩送上飛機,在他的背包裏留了一張字條,說他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就這樣讓小男孩獨自一人返回俄羅斯。根據報導男孩已被收養半年,收養男孩的老奶奶表示,不願再收養男孩的原因是因為他行為暴力,男孩有份名單,上頭包括養母,他想殺害她以取得房子,還曾為了搶電玩,威脅殺死養兄弟。老奶奶甚至見男孩用紙條在臥室升火,她害怕男孩會燒房子害死一家人,終於決定把男孩送回俄國。但俄羅斯表示,收養前男孩身心完全健康。男孩還哭著跟俄國官員講,自己在美國領養家庭被虐待,老奶奶經常向他大喊大叫,養母還扯他頭髮。美國當局正考慮對該養母提起刑事訴訟。而美俄雙方也因這一事件而引發軒然大波。俄國甚至考慮未來禁止美國人再領養俄羅斯小孩。

這是一則讓人心痛的消息,領養小孩原本是一件令人歡心的事情,怎麼會演變成這樣,發人深省。這事件凸顯出領養小孩的諸多挑戰,如果當小孩可能不是想像中的好養好帶,領養父母更是不容易當,提醒人們在領養之前一定要考慮周全,才可付諸行動,否則原本是一樁好事,可能會以悲劇收場。

一般來說領養小孩之前有許多事要考慮,也有些心態要調整。常常會聽到有人問領養父母可以挑選即將要領養的小孩嗎?可以。領養父母可以決定要領養的是女孩或是男孩,是健康還是有特殊需要的小孩,如兔唇、先天性心臟病、手足殘缺或畸形、視覺或聽覺不正常需要特殊療護或矯正的小孩。在領養過程中,領養父母也會被告知被棄養的小孩醫療歷史不完整,有些遺傳疾病無從得知,若小孩帶回家後才發現健康狀況出了問題,這並不是事前刻意隱瞞,不願告知,而是不得而知。

孩子可以挑嗎?答案也可以是否定的,這得依照被領養小孩的國家而定。若是現在到中國領養,領養父母並不是手中握有好幾個小孩的相片,然後再挑選最順眼的那位,而是領養父母依規定寄上好幾組自己的照片,然後由大陸那邊的辦事人員根據寄來的相片來挑選小孩,有人說是根據父親的長相來挑,也有人說是根據母親的長相來挑,不管依據是什麼,經由他們配對好的孩子,不管孩子養父母是東方人或西方人,總是和父母其中一位長得像。也正因為如此,被領養的小孩像一份未經打開的禮物,在領養父母未收到禮物前,那份期待,雀躍的心情就像十月懷胎的母親一樣,有期待有焦慮,這是為什麼有人比擬每對父母領養小孩的過程就像紙上懷孕(paper pregnancy),其中的等待與煎熬,大概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吧!

(之)

領養的小孩像一份上帝給的禮物,在收到根據領養父母照片來配對的小孩相片時,領養父母就像收到一份禮物,只知道禮物的外表包裝,而不知道禮物的內涵,也就是小孩的個性脾氣還不得而知,這一切都得等到接到孩子,面對面相處後才知道。

此次俄羅斯男孩的事件,領養的母親可能沒想到小孩會和她原本預期的相去甚遠,小孩的脾氣與行為超過她的負荷,很不幸的,她決定退還這份禮物,買了機票將小孩單獨送回俄羅斯。這則新聞一曝光後,有些父母表示願意收養這位俄羅斯男孩。我對這位領養母親還有被領養的男孩感到同情,我相信一定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更妥善地來處理這僵局。

如果這位領養母親在發現自己無法負荷教養所領養的小孩時,向外尋求幫忙,特別是當初幫她辦理國際領養的組織,他們一定有一些資源可以利用,諸如熟悉領養小孩的醫師,心理輔導師。在外界幫忙後如果仍是無法解決問題時,最後辦法可能就是將孩子交由他人來領養,承認原本的安排不是最好的配對,終止原來的領養關,係,讓更有愛心的人士來承接這份教養的工作。這絕對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其中父母與小孩的心理掙扎,一定要去處理,而且越早越好,不要等到彼此都已無法承受,身心出現狀況,或暴力時,再來費更多的力氣去修補。

所以在領養小孩時,一定也要考慮到若小孩所帶來的挑戰是自己無法承受時要如何處理。其實不管是領養或是自己生的,在有小孩之前,都要想到這個可能性。當這種事情發生時,領養與自己生的不同處,可能在於領養父母可以終止領養,這不是一條預設的路,就好像不會有對新人在結婚時就決定不久後要離婚的,在領養結婚前,一定是希望這關係是一生一世之久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國家的領養手續允許有一段親子彼此的適應期。

這樣說來好像自己生的就沒有出路似的,的確,好歹也是自己生的,好壞都得自己承擔,特別是自己生的孩子若很難教養,父母有許多的無奈,我就看過一些父母親因為家有特殊需要孩童,有些父母很難啟齒的告訴我,他們曾想過,若當初不要生這孩子就好了,但這樣的話哪敢對人訴說,這其中有多少的不捨與掙扎,只有教養過特殊需要孩童的父母,才能明白箇中的眼淚與辛酸。好消息是坊間有許多的親職教育課程,互助小組來幫助父母親,教養孩子的路可以不孤單。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母親節,父親節來感謝天下父母親的辛勞。

還好放眼四看,不管是自己生的或是領養的,健康的孩子占大多數,不需要因為俄羅斯男孩的事件認為領養小孩是件可怕的差事,只要事前有準備,即使有狀況出現,也可以從容應對。我會在下次談到領養小孩之前的考慮因素,敬請期待。

(之)

領養小孩有許多要考慮的因素,上文提到領養的小孩像一份上帝給的禮物,這小孩的年齡大小是可以在領養前就決定的,這樣一來領養父母在收到禮物時,是可以有某些程度的期望,不會有太大的驚奇。

一般來說,若是領養在襁褓中的健康孩子,領養父母要期望會有一段時間睡不好覺,與奶瓶,尿布,小孩的哭聲為伍。領養這階段的小孩好處就是孩子在襁褓中就開始和領養父母建立關係,孩子受孤兒院的影響可以減到最低點,與領養父母的關係容易建立,可以經歷小孩牙牙學語,學會說第一句話,跨出第一步路的喜悅,沒有太多孩子的過去要處理。不好處是孩子還小,可能會有些隱疾不是在這一階段就可以看出來的,也就是說領養襁褓中的小孩,除了沒有十月懷胎,和不知道小孩家族醫療病史外,其他和一般父母親一樣要經過體力上照顧孩子的付出,精神上也得承受小孩可能有某種疾病的憂慮。例如曾有小孩在領養時是健康的,但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必須做矯正治療,或是肌肉無力,遲些才會走路等。這些都算是小問題,不管孩子是自己生的或是領養的,都可能會遇到,為人父母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不是領養襁褓中的小孩,好處當然是可以省掉睡不好覺,沒有奶瓶,尿布,少聽到小孩哭聲的日子。孩子大一些可能健康狀況較穩定,提心吊膽小孩生病的日子較少。但是壞處是小孩可能從孤兒院學到一些不好的習慣,像是孩子為要得到大人的注意力,可能會有一些行為上的偏失,如拔頭髮,用自己的頭撞牆或嬰兒床來得到大人的注意力,因為若不用這方法,可能在孤兒院裡不會有人注意,這行為也可能是在孤兒院裡學來的,也可能是小孩表現焦慮的方式。小孩也可能會吃食物時不曉得要節制,因為在孤兒院裡孩子多,食物容易不夠小孩吃,一旦有機會吃,一定吃到身體不能負荷,才懂得要停,或是有藏食物的習慣,食物似乎是領養較大的孩子常會出現的議題。說謊,或是用打架來解決問題也是常遇到的。有些大一點的小孩可能來自破碎家庭,曾遭到父母虐待,性侵,藥物或家暴的影響,他們的心靈受到創傷,可能會有許多外顯的偏差行為,或是身體,心靈的疾病。這些都是領養大一點的小孩時要列入考慮的。

有時小孩在沒被領養前不是待在孤兒院,而是待在寄養家庭(foster home or family),在寄養家庭出來的孩子可能可以少去許多在孤兒院裡的不好影響,但平時和寄養家庭所培養的感情一旦被終止,對小孩來說也是很大的失落,分離焦慮症也是常見的。最慘的是如果寄養家庭也虐待孩子,那這孩子將有漫長的復建道路要走。

下一次我會提到領養父母本身要考慮的一些因素,敬請期待。

(之)

前幾個星期的文章,提到領養之前可能會面臨的一些議題,希望領養父母要考慮清楚,再做決定,因為這決定關乎自己,或是配偶,還有小孩的大半生,是個大決定,一定要細思量。我上篇提到領養時對小孩的年齡考量,其實還有許多沒有提到,如領養後要不要告訴孩子領養的事實,何時告知,如何告知,這些都是一大學問,是領養父母要學習才可以曉得如何處理的,千萬別孤軍奮戰,辛苦了自己,也辛苦了孩子。以下我會提到領養父母在領養前本身要考慮的一些因素。

領養前父母一定要清楚這是兩人的共同決定,若有一方不確定,要緩一緩,千萬別私自決定,否則後果嚴重,可能會是始料未及的。有一對夫妻,妻子不想領養,丈夫想,後來小孩來到這家庭,妻子對孩子冷漠,丈夫礙於工作忙碌,也無法給孩子良好的看顧,結果孩子發生意外,對原本緊張的家庭關係,如火上添油,夫妻最終走上仳離的道路。所以在領養的這件事上,夫妻最好原本關係就好,一致決定要領養,否則教養小孩的壓力只會讓夫妻關係更緊繃,給家庭關係帶來更多的挑戰。即使夫妻決定一起領養也會碰上一些棘手的問題,心灰意冷,此時一定要彼此相互扶持,若無法解決,一定要尋求幫忙。

至於個人,不管是自己單獨領養還是有配偶一塊承擔,都要考慮自己的情況,如果自己屬於容易緊張,有憂鬱病史,可能都不適合領養。曾有一位屬於緊張型的母親在領養小孩後,心情更加焦慮,幾年後終於不能再承受壓力而結束自己的生命。若是身體狀況不好,也要三思,因為教養小孩實在不是輕省的工作,小孩來了以後,不能好好照顧,可能都是一種身心煎熬。此時若經濟狀況許可,可以找幫手幫忙,或許可以減緩壓力,改善情況。

寫到這兒,好像都是不好的例子,也要小心千萬別受負面例子的影響,而失去平衡的觀點。絕大多數領養家庭的經驗都是正面多於負面的,根據世界日報四月十日「領養中國孩子得等」的文章裡,德州奧斯汀長城中國領養中心會長吳女士說:「沒有任何家庭向我們表示後悔。半途而廢的人都是在把孩子帶回家之前決定放棄。一旦孩子進了家門,沒有任何人抱怨。」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說領養小孩是會上癮的,孩子一個接著一個領養,完全樂在其中,根本已經忘記孩子是領養的,只要看到孩子遠離貧窮,健康的成長,對於這些父母來說就是最大的滿足。這些領養父母許多時候早已經把孩子視為己出,而忘了孩子不是自己懷胎十月所生的事實,所以當領養的小孩功成名就時,常常忘了提這個事實,不是刻意迴避,而是早將孩子視為己出了,不需加以著墨,就像台灣人引以為榮的台灣之光王建民,還有蘋果電腦的創始人執行長喬布斯Steve Jobs,他們的都是被領養的小孩。期盼領養的經驗,豐富了大人與小孩的生命,讓人世間處處有溫情。

May 2010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