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移民的適應

Adjustment for new immigrants

執筆者: 陳潔心

出版日:  12/2013 ﹙之一﹚

美國居•大不易?—談新移民的適應

懷著既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心,蘇菲和先生帶著孩子移民到了美國,希望可以有一個全新的生活。先生任職高科技業,很快在矽谷找到了工作,並且一頭栽進忙碌又高壓的上班生活。另一方面,蘇菲的生活也不輕鬆,因為轉換了環境,凡事都要重頭開始,雖然很快租了房子,但是安頓好一個家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務,舉凡與銀行交涉、添購家具、採買日常用品、安排孩子各樣課外活動、接送小孩等等瑣事,因為先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已投入在工作中,面對陌生的語言與環境,蘇菲即使常常不知所措,也只能硬著頭皮一手包辦。 

在生活上,蘇菲學習去適應這個全然不同的新環境,語言的隔閡不說,連文化和習慣都覺得格格不入;在經濟上,因為美國生活水平高,消費也高,先生每月薪水好像存不了多少錢,若要外出賺錢貼補家用,蘇菲又擔心自己的語言程度不易找到工作或是無法勝任,而且孩子的照料也是另一個問題,因此,蘇菲不得不學習開源節流,沒辦法像以前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而在人際關係上,雖然遇到的人多半感覺很親切,但也僅止於寒暄問候,其他人種因為語言交流不易,自是難以建立友誼,即使在公園或校園遇見一些友善的華人,似乎也都頗重視隱私及個人生活,讓蘇菲不知如何打入社交圈,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一肚子苦水也不知找誰去傾訴;原本獨立自主的她,在這裡卻心中常常有孤立無援的感覺。 

當初考慮移民最主要一個因素是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都說美國是孩子的天堂,至少沒有龐大的競爭壓力,孩子在這裡的學習生活的確快樂多了,雖然有語言的障礙,但是有語言老師幫忙,學業總不至於落後太多;但在人際關係上,十歲的女兒已有少女的矜持和彆扭,常擔心英文說不好被人嘲笑,所以跟同學的互動總覺得不自在,在加上同學們多半從小認識,彼此熟絡,女兒一個外來者,常常覺得被孤立,也覺得沒有自信,蘇菲看她經常悶悶不樂,想幫她卻又力不從心,心中不由得有個自責的聲音,懷疑自己做錯了決定,但若就此放棄,又覺得不甘心,因此,常在”繼續奮鬥”與”不如歸去”中陷入了天人交戰。 

根據一項對華人移民新生活的適應研究,顯示新移民適應問題不少,首先,語言問題是新移民的最大弱點。華人的英文教育不管是在台灣或是中國,基本上是以讀寫為主,即使是高知識份子,具有專業英文能力,但是日常生活的英文卻相對欠缺,上街採買、辦事有時都一知半解,更別說需要就醫或遇上車禍糾紛等更常是雞同鴨講,在社區鄰里中也很難與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深入交流。 

其次,文化鴻溝難以彌合。文化適應常是一個比克服語言障礙更為漫長的過程,許多生活文化在成長過程日積月累已成為自身的一部份,不管是飲食、習慣、衣著、慣用品等等,都是自小養成,即使換了環境還是不易改變,君不見全美各地常見世界各國的超市,甚至中國城、日本城、小義大利等,在在都顯示了原生文化的強韌性。而且因為勞動力昂貴,美國人很多習慣自己動手做,如水電、木工、園藝等都不假手他人,這對習慣方便又廉價勞力的新移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之二﹚

美國居•大不易?—談新移民的適應(二) 

前一次談到蘇菲一家人移民到美國,遇到許多生活中的挑戰,陷入了”繼續奮鬥”與”不如歸去”的掙扎。華人移民新生活的適應問題,語言能力常是最大的弱點,其次,文化鴻溝難以彌合,接下來要談到的是制度障礙難以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雖然大,但仍是自身能力及條件的問題,經過努力還是可以克服的;然而制度性的障礙卻是超乎新移民個人能力之外的,尤其華人對政治參與多半不積極,常常對於與自身相關的法律權益都是”霧煞煞”,更不用說職場中還存在著針對少數移民的隱性偏見和歧視等。 

還有,家庭問題難解決。美國小學多半在下午三點前放學,對於雙薪的新移民來講,孩子的課後安置是一個問題;有些青年一代移民後,就以家庭團聚的形式,把父母也接到美國,幫助看護小孩,但對於語言與文化上更難融入當地社會的老人,所承受的孤單和無助的壓力,一點也不比子女們差。 

最後,心理落差難調適。新移民在國內多屬精英階層,移民後卻面臨需要白手起家的陌生環境,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多人移民後雖處境不佳,卻礙於面子,很少向國內的家人和朋友講實情,以致心理包袱越來越沉重,卻又礙於情面或對心理治療有刻板印象而不願看心理醫生,長期累積下來的壓力也會讓不少新移民不堪負荷。 

給蘇菲的建議是:首先,把自己的心情坦承與先生分享,因為移民畢竟是全家人共同的變動,或許先生全心投入在工作中,沒有留意到蘇菲及女兒的適應困難,蘇菲可以主動提出與先生討論,不僅心中的重擔有人分擔,也可以跟先生共同商量實際的因應對策,尤其還沒有建立起社會網絡之前,家庭成員必須是彼此最堅強的後盾;至於要繼續留下來或是打道回府,也必須與先生多方討論,尋求最佳的出路。 

其次,善用社會資源,美國因為是移民國家,在協助移民適應社會方面提供了不少資源,例如免費的英文課程、職業訓練甚至法律諮詢服務,法庭、醫院等機關也常會提供翻譯人員。除此之外,許多圖書館、成人學校及教會也提供語言、音樂、藝術、健身等社團活動及宗教信仰,都可以幫助新移民進修及充實自我能力的機會。同時,美國人把看心理醫生當成很平常的事,甚至有些保險也願意支付費用,所以真的有心理需求也不要吝於尋求專業的協助。 

再者,積極建立人際網絡,如果移民到了一個新的國家像是把自己連根拔起重新移植,人際網絡可以說是支撐植栽的支架,若是蘇菲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更積極拓展人際網絡,邀請同事、同學聯誼吃飯,把握到孩子學校當志工的機會與其他家長互動,透過參加社團結交同好,或者參與宗教團體透過信仰尋得心靈支持以及教友之間的彼此關懷,幫助自己站穩腳步,孩子也可以從中得到其他長輩的關心,甚至從其他家庭中交到年齡相彷的朋友。另外,也可以安排與女兒比較合得來的同學到家中玩或安排一些共同活動,增加女兒與朋友相處的機會,慢慢女兒也會建立起自己的交友圈。 

移民生活有甘有苦,調整好自己心態,不要總是帶著比較的眼光,凡事多從正面思考,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有的經歷也都會成為生命的履歷,端賴自己如何去書寫。 

Dec , 2013

Exit mobile version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