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 

Birth order

執筆者:林慧娟 Ruth Lin, LMFT

出版日:  10/2005

曉蘭做起事來井井有條,是父母眼中可信賴的孩子。大明從不做家事,已經失業在家好一陣子了,生活都是靠著向父母、朋友借錢來渡過,而且一遇到挫折,好像就一蹶不振。

曉蘭和大明的個性和行為,從心裡學的角度來看,有可能和他們在家中的排行有關。如果讓讀者來猜猜曉蘭和大明的排行,也許很多人會猜曉蘭是老大,大明是老么吧。

似乎一般人對排行都有些刻板印象,特別是針對老大和老么,很少聽到對排行中間的小孩多加描述。 究竟是老大、老么的人格特質較為突顯,還是因為中間的孩子容易相處,以致於較不會成為被批評的對象? 成長中的孩子受家庭的影響很大,而孩子的排行是不是真能造就出不同的人格特質? 這些問題一直是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也有不少關於這方面的理論。以下是關於排行常見的描述。

老大常被父母期望作為弟妹的榜樣,照顧弟妹。因為是第一個孩子,父母親沒有經驗,老大常像個實驗品。而由於經歷爸媽初初為人父母的焦慮與過度期許,老大做事常較嚴謹,負責,不易放鬆。 另外,正因為事事求好,老大也較容易成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與他人要求甚高,因而給自己與身旁的人有許多的壓力。但是如果老大是在父母的計畫與期盼下出生,除了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外,更受到大家的關懷與寵愛,而經歷一段唯我獨尊的時光。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老大,往往是家中成就最非凡,企圖心最大,自視也最高的孩子。在課業與專業上,會有傑出的表現,譬如在醫師,律師界裡,老大的比例很高,甚至歷屆的美國總統和太空人中,老大也都佔有一席之地。

排行中間的孩子,因為父母在管教上已稍有經驗,心情相對也放鬆,對子女的期望也較能切合實際,因此使得中間排行的孩子較隨和,易相處,朋友也多,更有團隊精神。 但是反之,由於一出生就得和其他兄姐分享父母的注意力與關愛,既無法享有老大的特權,也沒有一如老么般集寵愛於一身,所以會有被忽略,不受重視,沒有歸屬的感覺,對父母親的是否公平也會較為敏感。另外,排行較後的孩子,也傾向選擇和老大專長不同的行業,乃是為了避開競爭,而同時得到父母的注意力。我們可以從管理階層之高位者中,不難看到來自於擅長人際關係技巧、擁有公平待人的態度、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現之排行居中的小孩。

老么常被認為年紀小,不懂事,加上兄姐又常被告知要對其禮讓,因此造成老么受寵,嬌生慣養,依賴性重,缺乏自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因為承受來自兄姐的壓迫感,常常對自己感到沒有信心,而不易被取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老么因為長期在父母的呵護下,較有安全感,感情豐富,有愛心,天真,樂觀,外向,容易相信別人而較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老么的事業心也較差,喜歡不受約制、不太費力的工作。但興趣却廣泛,多才多藝。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老么往往要更努力,才可打破偏見,得到家人的信任,成為家中能幹的人。

獨生子、女有許多特質和老大相像。他們表現傑出,是高標準的完美主義者。由於沒有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的關愛,獨享一切,以致於較喜歡引人注意、自我中心、不知如何與人分享和交往,所以親和力不足,較易感到寂寞,但卻懂得自處,自得其樂。一般說來,如果相距七年以上的出生間隔,就會出現獨生子(女)的特質。

上述的排行特質,並非可以像公式一樣拿來套用於每一個人,因為沒有任何單一的研究結果或理論可以來解釋複雜的人性和行為。排行只能給我們一點線索來說明、解釋人的可能傾向。每個人都是在許多變數下形成的獨特個體,這些變數包括:父母本身的排行,對孩子的期望,孩子是否在期盼下誕生,孩子的先天性格譬如:外向、害羞、聽話、叛逆…,孩子的外表、健康狀況,排行間的年齡差距,夫妻關係,經濟狀況,生長環境譬如:小留學生, 祖父母養大…,文化上對男孩、長子、長孫的期望,孩子跟父姓或跟母姓,或因死亡、離婚、再婚後重新組合的家庭再婚後重新組合的家庭,或長大後的人生歷練…等, 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特質。雖然變數這麼多,排行的資訊卻可以作為父母和師長的提醒,避免一些可能的疏忽與錯誤,譬如:不加給老大過多的期望與壓力,多聆聽及注意中間排行子女的心聲,多賦予老么一些責任,多鼓勵唯一的孩子與人接觸、學習人與人之間的施與受關係。這些提醒都有助於一個人潛能的發揮。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利用排行的資訊,讓自己更自覺,而強化自己的長處,千萬別讓排行-這個不可能改變的事實,來阻礙我們的自我成長,自怨自艾。

退出移动版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Toolset.com as a development site.